濡须河的来历( 二 )


新版《辞源》《辞海》《现代汉语词典》均未收录,说明该字已失去使用价值 。
当然“濡须河”因战事而闻名遐迩,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濡须河”,一般泛指三国时期的“濡须口”、“濡须坞”和“古栅口” 。
由于曹操两次战役都发生在无为县境内,因而“濡须”又成了无为的代名词和别名 。
...
漯河沙澧河交汇的诗词
欲渡黄河冰塞川,黄河之水天上来 。
9,将登太行雪满山、功名富贵若常在、君不见,汉水应亦西北流 。
10、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
——杜甫《旅夜抒怀》11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
——刘禹锡·唐《浪淘沙》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3、扬子江头杨柳春,扬花愁杀渡头人 。
4、欲知别后思今夕,汉水东流是寸心 。
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 。
—— 李白《渡荆门送别》6、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李白《望天门山》7、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
——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8
濡须河的来历
第一次对“濡须河”流向作出详细记载的是《水经注》,而真正让“濡须河”载誉史册的,是陈寿撰写的《三国志》,陈寿对魏、吴两国在“濡须口”中战事,言简意赅:“冬十月,公征孙权 。
”“十八年春正月,进军濡须口,攻破权江西营,获权都督公孙阳,乃引军还 。
”无为古为水乡泽国,地势是山环西北,水聚东南,沿江一带芦苇、杂草丛生,水网密布,荒无人烟 。
三国时无为号“濡须”,因河得名,属吴国庐江郡 。
魏、吴争战,曹操在“濡须河”壖(堧)地筑城,号“无为” 。
“濡须河”从东汉末年到北宋建立无为军,从无争执 。
南宋著名的教育家、理学大师朱熹在《通鉴纲目》大作中,更是一脉相承,读“须”不读“氵页” 。

【濡须河的来历】

明代思想家、政治家吴廷翰(无为人),曾数次前往濡须山、濡须口一带游览,留有名篇《钓台纪行》 。
据其观察,那时山上有濡须寺(光佛寺),寺前有濡须井,系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凿,寺后有巨石为池,池上刻有“濡须石”字样 。
笔者近日有幸专访濡须口,登山远眺,景色尽收眼底 。
与七宝山遥对的锥山,一作龟山、亦称濡须山,名异山同,“三山”归一 。
相传,朱元璋起兵反元时,军师刘伯温见濡须山山形似龟,头朝大江,为防“龟”移“关”废,遂在山顶建锥塔一座,以塔镇“龟”,以锥定山,以稳龙脉 。
此塔原为五层,后改建为七层,曾两次遭雷击,塔顶下的三层被斜劈成半个“膀子”,成了残塔 。
塔砖花纹细腻,塔门楣上勒石被凿去大半 。
山顶两间破旧房舍,似庙非庙,供着菩萨 。
房前有残碑两截,碑首“光佛寺记”依稀可辨 。
房旁存古井一口,水清澈照人 。
昔日名扬四海的“濡须河口”,已被宋人构筑的拦河大坝所阻隔(南宋),成为纵横交错造福百姓的万顷良田 。
自清代以后,有关“濡须河”等各种版本的书籍、图籍逐渐增多 。
明末清初舆地学家顾祖禹积33年之功撰写的《读史方舆纪要》,谭启镶《中国古代历史地图集》《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等书籍,皆有“濡须河”记载,而“濡氵页河”“氵页”字却被官方书籍淘汰出局 。
新版《辞源》《辞海》《现代汉语词典》均未收录,说明该字已失去使用价值 。
当然“濡须河”因战事而闻名遐迩,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濡须河”,一般泛指三国时期的“濡须口”、“濡须坞”和“古栅口” 。
由于曹操两次战役都发生在无为县境内,因而“濡须”又成了无为的代名词和别名 。
三国志曹操传 。
终于到濡须口了 。
感觉有点难度,帮下
本关敌众较多,当以守为主,伺机而动 。
刚开始时河中队伍全部后撤,固守营寨,两队吴军会来送死的,好好伺候他们 。
期间甘宁会奇袭营后,小心他“百骑劫魏营” 。
打败甘宁后急行军渡江(曹操等依旧不动),突破对岸第一道栅栏后张昭去搬救兵(大约四回合后救兵赶到),在救兵到前将除孙权外的敌军消灭 。
陆逊和张昭两路援军分别从水,陆两路赶到 。
先陆后水,将孙权留到最后 。
本关军师多次提议退兵,记住,操哥的字典里是没有那两个字哦 。
貌似你的截图不是濡须口的吧 。
庞德怎么不是必上,操哥也不在啊 。
在岸上可以用炮车躲在骑兵等的后面轰死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