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生态之道,你get到了吗( 五 )


节目中,文化嘉宾巧妙地把每道题目引申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深刻解读诗人创作的社会文化背景,生动再现诗词背后的故事,比如,“花落知多少”这句诗再简单不过,蒙曼教授却以此引申说到了中国人的诗教,说这句诗表达出中国古诗哀而不伤的情怀;俄罗斯选手大卫答错的题目“劝君更进一杯酒”还是“劝君更尽一杯酒”中,专家解释了“进”和“尽”的区别,一字只差,情感却失之千里;柳宗元的江雪,大家也再熟悉不过,康震教授却说到文学家会把生活中的痛苦变成艺术上极致的美……这些文化解读在增加节目深度的同时,也让观众重新审视这些看似简单的诗句,体会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髓 。
全民欢乐读诗,主创团队巧心思 《中国诗词大会》是资深文化节目制作人韩骄子团队继诗歌文化类节目《诗歌之王》之后的又一力作,团队力图通过具有普及性的诗词内容,激发全民参与的积极性,进而打造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 。
诗词耳熟能详,朗朗上口,区别于以往文化类节目的曲高和寡,这恰恰是韩骄子制作团队的创新和独特设定 。
《中国诗词大会》创作组在诗词题目的甄选上注重“普及性和专业性并重”,虽然入选节目的所有诗词题目涵盖豪放、婉约、田园、边塞、咏物、咏怀、咏史等各个类别,聚焦忠孝、仁义、爱国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但是几乎全部出自中小学课本 。
通过演播室比赛的形式,《中国诗词大会》带领大家重温中小学课本里的经典诗词,让观众在“熟悉的陌生题”中领会中华诗词的文化精髓 。
而且,《中国诗词大会》还全程运用移动端推动节目多屏传播,吸引观众与场上选手通过移动端同步答题,形成打破时空边界的线上线下互动,成为一场真正的全民诗词大联欢 。
三期节目播出后,很多观众热赞:节目中其中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亦有“雁字回头,月满西楼”的飘逸,感觉年少时对诗词的热爱之情又重新被唤醒!很多网友表示:烧脑的文化节目是虐,但是普及的才更需要啊 。
诗词,是融入血液的民族情怀 近年来,在唯收视率的节目导向下,娱乐综艺类电视节目层出不穷 。
这类节目在娱乐观众的同时,也显现出文艺领域的过度娱乐化倾向,引起...
古诗中所有意象的的概括
在中国文学史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巳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或者说是约定俗成的意象群,了解这些意象群无疑对鉴赏古代诗歌、准确捕捉古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譬如,情感类别:哀怨、激愤、向往、离愁别恨、怀乡思亲、追古伤今等 。
要深入了解这情感,就要透过诗歌的语言外壳,发掘出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寻撷到诗中的情感载体 。
如:杨柳——(代表)惜别、菊花——傲视、圆月——思念、落叶——失意、春风——得意、古迹——怀旧等等 。
而古诗中的情感载体——意象——解读这些意象群,就成了古诗词鉴赏的突破口 。
所谓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
就古典诗词而言,诗人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而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
以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对之进行多维解读,是鉴赏诗歌的钥匙之一,本文拟就古典诗词中一些常见的意象进行解读,供广大朋友参考 。
1、落花 自然是人类永远的认识对象和审美对象 。
自然的形式丰富多彩,人类对美的撷取也无穷无尽 。
山川草木“莫不有性情” 。
情感与这些形式的遇合,故有意象产生 。
我国历史上优秀诗词数不胜数,本文我只想撷取其中的一朵奇葩——含有“落花”意象的诗词,来略谈一二 。
落花是一种自然现象,自然规律,但在我国古诗词中却赋予了它们以情感和生命 。
归纳起来,“落花”意象有这样几层意思 。
A、一是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构成一种优美的意境 。
“春城无处不飞花”(韩翃《寒食》),给人的感觉是春风和煦,阳光明媚,各种颜色的花儿在风中轻扬曼舞,美妙极了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孟浩然《春晓》),伴随着风雨之声,落花片片,满地缤纷,可以想见春天的美好和童子的天真烂漫之趣 。
B、一是面对落花,唏嘘感叹:叹年华易逝,美丽不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