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原子》说课稿怎么写?( 四 )


[板书]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从生活中真实的事例出发 , 引导学生体会知识来源于生活 , 又服务于社会的思想 ,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
活动三:提出新问题:冲糖水时 , 把糖放到开水中 , 糖不见了 , 而杯中的水却变甜了 。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吗?
补充两个小实验:1体积的水和1体积酒精混合后为什么不是得到2体积溶液?利用1升黄豆和1升小米混合总体积小于2升的生活实验 , 启发学生思维 , 得出:“分子间有间隔的”结论 。
取一注射器 , 吸入一定体积的空气 , 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 , 将栓塞慢慢推入 。然后吸入一定体积的水 , 再试一试 ,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分子等微粒间有间隔 , 气体物质粒子间隔较大 , 固态、液态物质的粒子间隔比较小 。
水温升高 , 液态水变成蒸气“跑”走了 , 温度下降水蒸气凝成雪花或冰雹 。利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热胀冷缩的现象 。
[板书]
3、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 。物质在不同状态时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
有关分子的这些特点 , 在八年级物理第十单元中已经出现过 , 直接引用就可以了 。补充这个实验目的是提示学生各学科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 要学会整合各学科知识来解决问题 。
(三)课堂小结
5.请同学们试着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总结后多媒体展示板书设计)
通过让学生自己小结 ,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 , 也可以反映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 , 突出本节的重点 。
(四)巩固提高
6.引导: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 , 下面请同学们运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以下生活现象 。(多媒体展示)
(1) 湿衣服在阳光下和通风处比在阴凉处易于晾干 。
(2) 香水、汽油为什么要密封保存?
(3)25c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0.024cm3的钢瓶中 。
建构注意理论认为学习的目的是建构意义 , 即能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 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设计练习的目的 , 第一 , 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反馈 。第二 , 是让学生在解释——指正——再解释的过程中巩固提高对分子特点的认识 , 进一步对难点进行突破 。
(五)课后练习
1、P51习题1(1);2(2)、(6)
2、请同学们课后搜集生活中与物质粒子性有关的例子 。看哪些你能用所学知识解决 。题目1属于基础性题目 , 适合于所有的学生完成 。可以起到强化巩固的作用 。题目2属于活动性内容 。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将知识带出课堂 , 引入生活 。学会关注生活 , 关注社会 。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