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面试真题《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面试真题《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
文章图片

一、说教材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机大地震中 , 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 , 经过三十八小时的挖掘 , 终于在废墟中救出了儿子和同学的故事 , 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 。赞扬了“了不起”的父子俩 , 教育学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 , 都要有坚定的信念 , 这样才能战胜困难 , 获得成功 。
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 , 这个专题在前几册有类似的出现 , 但本册本单元在内涵上更加深化 , 让学生感受到人间最平凡的亲情 , 更进一步培养了孩子的情感 。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读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 , 表现父母之爱的 。学习这篇课文,一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 ,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 提高阅读能力;二是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 , 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 。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 , 结合课文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 拟定如下教学目标:
A:1、认识8个生字 , 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 。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积累描写人物的好词佳句 。
B:1、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受的伟大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
2、在品读文本中 , 领悟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 。
C:1、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 , 受到爱的教育 。
2、感受亲情 , 学会感恩 。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从具体语言环境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 , 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难点是:理解“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 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的含义 。
四、说学情
这是一篇很能催人泪下的文章 。但是生活中有的学生情感并不是很丰富的 , 在理解文章中蕴藏的父爱时只停留在文字表面 , 不能将心比心的 , 从内心去感悟 。再加上文章的背景是一次强烈的地震之后 , 学生没有这方面的体验 , 脱离生活的经历 , 对文本的理解是相当肤浅的 。朗读不能有感而发 。对此 , 学生可以通过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 , 品读文本 , 再现情景并联系汶川地震 , 以及生活实际体验文本 ,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 , 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
五、说教法
本教材的主编崔峦老师曾说过:“阅读教学的过程 , 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 , 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 。”因此 , 我认为在教学中 , 只有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 用心灵感受 , 实现思想与思想的碰撞 , 情感与情感的交融 , 心灵与心灵的接纳 , 课堂才能在对话中充满活力 , 才能呈现出生动活泼、主动的“生命状态” 。基于这样的想法 , 我在教学时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