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句运用了‘移情’修辞手法的古诗词名句( 二 )


“移情”的运用,使国的古典诗词极大地增强了艺术感染力,众多的诗人正是通过这种移情于物的手法,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各自复杂的内心世界 。然而,“移情”现象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呢?它所依据的条件又是什么呢?我们可从三个方面来看 。
第一,“移情”离不开生活 。现实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源泉,“移情”现象当然也不例外 。作为人移之于物的思想感情,更只能是诗人和现实生活的关系的反映,而且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例如南宋遗民郑思肖《咏菊诗》:“开花不并百花丛,独立疏蓠趣未究;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这里的菊花形象感情丰富、节操坚贞、个性鲜明,正是诗人移情于菊的结果 。黄巢《菊花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丰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也是能移情于菊,表现了黄巢要变革现实的雄心大志和施惠人间的崇高理想 。由此可见,没有现实生活作基础,就不能产生这样的“移情” 。
第二,移情离不开联想 。诗人在生活中见到某种景物,而这种景物的某种特征,与自己经历过的某种生活和思想感情有相似之处,于是由联想产生“情” 。诗人又把这“情”外射给所见之景物,便产生了“移情”现象 。因此,联想是“移情”的必要条件 。例如,杜甫晚年的时候,一天,在舟中看见岸上的桃花在风雨中片片飞落,由此他联想到自己的生世,写了《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一诗:“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 。影遭碧水潜勾引,风妒红花却倒吹 。吹花困癫傍舟楫,水光风力俱相怯 。赤憎轻薄遮入怀,珍重分明不来接 。湿久飞迟半日高,萦沙惹草细于毛 。蜜蜂蝴蝶生情性,偷眼蜻蜓避百劳 。”诗人笔下的桃花成了一位美人,她洁身自好,尽管身世飘零,但决不肯被人随便玩弄 。本来花已经要凋谢了,风还要嫉妒她,用力地吹她;“碧水”好似不怀好意的男子,千方百计地勾引她 。但她拼命挣扎,想避免落入水中的悲惨命运,但身不由己,终于被风“倒吹” 。桃花为了珍重自己,无论如何不与水接近,因为她看到掉到沙滩上和细草里的花瓣都没有好命运,掉到水里就更不言而喻了 。“蜜蜂蝴蝶”本来是喜欢花的,这时的性情也变得生硬了,不顾惜桃花了,而“偷眼蜻蜓”也因为害怕伯劳鸟要吃掉自己,避而飞去,不来亲切桃花了 。这首诗把桃花写得极有感情,它是诗人自我形象的投影 。杜甫晚年究困潦倒,四处漂泊,少有人真正同情他,但诗人始终保持自己高尚、纯洁的人格,这些都和诗中的桃花有相似之处 。
第三,“移情”离不开比兴 。“比兴”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表现手法,也是“移情”的重要手段 。但诗人要言志抒情,必须要采取“因物喻志”,“托物寓情”的比兴手法 。中国古典诗词正是借于“比兴”这一重要手段来进行巧妙联想、移情于物而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 。诗人在审美观照中,往往把自然物作为人的品德精神的象征,至于自然物的本身属性,在审美意识中并不占主要地位 。因为诗人注目的是自然物的象征意义 。例如屈原的《橘颂》,诗人就橘的特征引申发挥,抒发自己的志向,屈原笔下的橘树形象,朝气蓬勃,意志坚强,有“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的坚定立场,有“类任道兮”的能力,有“参天地兮”的理想,有“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的大无畏斗争精神,有“秉德无私”的高尚情操 。诗人对它无限崇拜和信仰,“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把它看成是自己的良师益友和学习的榜样 。显而易见,诗人是把橘树作为一种高尚人格的象征,按照橘树的特性作人格化的描绘和歌颂,把自己的情怀寄寓于橘树的形象之中 。这里诗人正是取橘树的“形”似而比兴寄托,从而产生“移情”,把自己的主观感情渗透于橘树的形象之中,铸成这首千古传颂的名篇 。
新诗中,什么叫“移情”,诗歌中的移情有什么作用?请举实例
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 好像自己欢喜时,所看到景物都像在微笑, 悲伤时,景物也像在叹气 。
自古以来,文人骚客在诗歌创作中往往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行动性格,生命及思想感情,使自然景物反映出人和社会生活的美 。
这就是美学所称的诗歌创作的“移情作用” 。
“移情手法“的运用,使得诗中的客观物景充溢着感性生命形态的颤动和美丽,使得诗人眼前景与心中意融为一体,超感性而又不离感性 。
诗歌之所以会长时期焕发出强有力的艺术魅力,“移情手法”的巧妙运用功不可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