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女子的绝美诗句以及出处( 二 )


借水开花自一奇 , 水沉为骨玉为肌 。
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
《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都是思乡诗词 , 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 。
《泊船瓜洲》 ,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洲之后 , 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 , 想到离京 口并不很远的南京 , 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
通篇立意含蓄悠远 。
据说是诗人应召自江 宁赴京任翰林学士 , 途经京口而作 。
末句感慨仕途多险 , 前途未测 , 表示的是再次赴京荣遇之 际 , 对仕途没有足够信心之时所有的乡情仕意 。
《秋思》寓情于事 , 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段一一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 节 , 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 。
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
信短而情长 , 思绪绵长而 心绪纷乱 , 此诗可见一斑 。
《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
词的大意是:将士们跋山涉水 , 向 山海关那边进友 。
夜宿帐篷 , 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
入夜 , 又是刮风又是下雪 , 将士们从睡 梦中醒来 , 不禁思念起故乡的宁静 。
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品味诗句 , 背诵 , 积累语言上 。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 , 体会诗人的 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 ,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O教学目标: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 。
能正确读写"洛阳"、"中俞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背诵这三首古诗词 , 默写《泊船~洲》、《秋思》 。
3.通过看注释 , 查阅资料 , 边读边想象等方法 , 感知诗词大意 , 用自己的话讲述诗意 。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 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
教学重难点:品味语言 , 积累并内化诗句 , 体会作者怀乡思亲的思想感情 。
通过对比体会三首诗词在 表情达意上的异同 , 感受思乡诗词的一般特点 。
教学准备:1针对课文内容有侧重地查阅王安石、张籍两位诗人的资料 , 并做简要的记录 。
2.借助注释、工具书 , 联系语境 , 正确流利地朗读这三首诗词 , 并尝试读懂古诗大意。
教学时间:3课时 。
[第一课时}一、单元导读 , 明确要求1阅读单元导语 , 画出点明学习要求的有关语句O2.教师概括揭示单元学习主要目标:(1)单元主题是"思乡情" , 选编了三首思乡的诗词和三篇散文 , 从不同角度 表现了游子们浓浓的思乡情 。
(2)单元学习要求:阅读课文 , 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学习用具体的景物或 事情表达思想感情的表达方式 。
二、揭题导入 , 初解诗意1揭示课题:泊船瓜洲 。
理解课题的意思:(1)板书课题 。
出示"泊"字的两种读音(b6 p的 , 组词说明其不同的意义 , 选 择正确的读音 。
齐读课题 。
(2)解题"泊船瓜洲" 。
"泊"是"停泊"的意思O "瓜讪["是现在扬州的一个小 镇 , 位于长江北岸 。
(3 )了解这首诗的作者吗?介绍一下 。
(王安石 , 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 学家、诗人 。
)2.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王安石变法 , 在历史上是非常著名的 。
第一次 变法失败了 , 他被迫辞官回南京O据说王安石辞官的第二年 , 皇帝又起用他 , 召 他进京 。
一日 , 诗人乘船路过瓜洲 , 因怀念金陵故居 , 当船停泊在瓜洲小想时 , 王 安石立在船头远眺 , 看到京口和瓜洲就隔着一条长江 , 与钟山也只是相隔着几 座大山 , 而春风已经吹到了江南 , 大地又是一片春光口这时他不禁想起自己推行 的变法运动遇到的种种困难 , 自觉前途迷惘 , 不由触动了对家乡的情思 , 情不自 禁地吟出了这首七言绝句 。
(师示范读全诗 。
)3.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诗歌O要求:读正确 , 读准字音O "一水间(jian) "、@"数(shu)重(chong)山"、"照我还(huon)" 。
4.结合插图、注释 , 自解诗意(看看插图 , 可以用简笔画表示诗意 , 也可根据 注释说说诗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