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才华横溢的诗人读后感( 五 )


又 黄叶青苔归路,屧粉衣香何处 。
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 。
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 。
又 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 。
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半 。
谁见?谁见?珊枕泪痕红泫 。
采桑子 彤霞久绝飞琼字,人在谁边 。
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 。
香销被冷残灯灭,静数秋天 。
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
又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
不知何事萦...
纳兰容若悼念亡妻的诗词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 。
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 。
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是一首为悼念亡妻而作的词,词中不仅表现了他对卢氏的怀念和深沉的爱,而且也流露出他厌弃尘俗的哀伤心绪 。
这首词真实地抒写由悼亡伤逝与离世超尘相交杂而产生的痛切之感 。
)纳兰性德(1655一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康熙朝权臣明珠的长子 。
少聪颖,经史百家无所不窥,尤好填词 。
纳兰词现存三百四十余首,以小令见长,内容多写离情别绪及个人的闲愁哀怨,间有雄浑之作 。
虽词作数量不多,眼界也并不算开阔,但“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
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 。
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
”(王国维) 。
康熙二十四年患“寒疾”去世,年仅三十一岁 。
有《饮水词》等 。
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西郊冯氏园看海棠因忆香严词有感》全诗
浣溪沙——通志堂本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 。
断肠人去自今年 。
一片晕红才著雨,几丝柔绿乍和烟 。
倩魂销尽夕阳前 。
浣溪沙·西郊冯氏园看海棠因忆香严词有感——汪刻本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 。
断肠人去自今年 。
————“今”字下双行小字校“经”一片晕红才著雨,晚风吹掠鬓云偏 。
————本句又有双行小字校“几丝柔柳乍和烟”,底本“绿”作“柳”倩魂销尽夕阳前 。
另:《草堂嗣响》“乍”作“又”(其它版本均同于通志堂本,简称“通本”)附:以上原词及校订取自《饮水词笺校》
纳兰性德的背景资料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 。
号楞伽山人 。
清朝著名词人 。
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 。
[1] 母亲爱新觉罗氏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 。
其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 。
纳兰性德的曾祖父,是女真叶赫部首领金石台 。
金石台的妹妹孟古,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 。
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 。
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 。
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 。
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 。
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
拜徐乾学为师 。
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
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 。
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 。
”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 。
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 。
纳兰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 。
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 。
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 。
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 。
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
[2] 这一时期的纳兰性德发奋苦读,拜徐乾学为师 。
在名师指导下,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
他还把自己熟读经史的见闻感悟整理成文,编成四卷《渌水亭杂识》,当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儒学、道学、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等知识,表现出相当广博的学识和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