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没有发觉或者是迷糊的成语、诗句( 二 )


在家里就看不见外面了,不仅有玻璃挡着,更大的障碍还是大雨的阻隔,眼前根本一片模糊 。
只知道,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树已经有的倒有的光秃秃,遍地都是叶子和杂物,甚至还有人在修理屋顶…… 喜欢淋雨 江南就是这样,经常下雨,所以江南人和雨也有不可分开的 。
小时侯看《一休哥》,里面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人要让一休把一幅名画上的污迹擦去,一休最后用的竟然是雨水 。
那时我就想,世界上没有比雨更圣洁的东西了 。
所以,我很喜欢淋雨 。
父母经常不许我去淋雨,原因就是淋雨会感冒,而我也老是找机会去淋雨 。
让它的清凉沁透我的身心,冲洗我的灵魂 。
一次去邮局回家,看到雨还下着,就干脆不披雨衣,让风伴着雨,尽情地浇灌我的灵魂,那时真的很愉快 。
在过马路的时候,看到周围的人用诧异的目光看我,我开始感到很不解,怎么快乐的事难道他们没有体会?哦,也许是他们实在很少接触自然吧!于是我很自豪地继续骑车向前走,在别人异样的眼光里享受自己的清凉 。
无论是温柔的雨,还是凶暴的雨,对于一个喜欢雨的人,这些都不重要 。
重要的是,有一颗去发现生活的心! 雨 入 诗 词 * 安 然 古诗词若是那树,雨水便是树的甘源 。
我们赏析诗词,雨水是值得玩味的 。
那些雨水酝酿的甘霖,听得见、看得到 。
悲中有雨、喜中有雨,得亦降雨、失亦落雨,暖有雨、寒有雨,爱也雨、恨也雨,情又雨、愁又雨…… 一年四季,白与昼,亘古不变的淅淅沥沥、滴滴答答,修成了唤醒大自然生机的神奇音符,恩赐于万物,热闹于人间 。
早春初萌,自有那乖巧的小雨款款临降:“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如此这般浥轻尘而不湿衣的细雨催生了草色,细润、柔滑,若有若无间便设色了绝美的诗情画意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好雨就是好雨!万物萌生需要她的时候,她就会飘然而至,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意在润物的春雨选择着不碍人们劳作的...
关于读书的名人事例
1.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 。
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 。
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 。
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 。
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 。
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
2.伽利略好奇善问: 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在力学上的贡献是建立了落体定律,发现了物体的惯性定律、摆振动等时性、抛物运动规律,确定了伽利略原理 。
他在比萨大学读书期间,就非常好奇,也经常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行星为什么不沿着直线前进?”一类的问题 。
有的老师嫌他问题太多了,可他从不在乎,该问还问 。
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数学家利奇来比萨游历,他就准备了许多问题去请教利奇 。
这一次可好了,老师诲人不倦,学生就没完没了地问 。
伽利略很快就学会了关于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方面的知识,并且深入掌握阿基米德的关于杠杆、体比重等理论 。
3.闻一多醉书 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
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 。
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 。
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入了迷,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 。
4.华罗庚猜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 。
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然后闭目静思 。
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 。
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已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
5.侯宝林抄书 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 。
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 。
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 。
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