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古诗《春望》的诗意( 三 )


诗的最后两句堪称神来之笔 。
寥寥十字,使一位愁绪满怀的白发老人的形象兀立在读者眼前 。
作者望春,并没有得到到任何快慰,却为“感时”、“恨别”所困,终至烦躁不安,频频抓挠头发 。
尽管诗人这时才四十五岁,但因终日愁情熬煎,头发愈来愈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
从章法上看,这一联是把前面分别抒写的“感时”、“恨别”两种感情统一起来,收结全篇 。
作者选用搔发这一下意识动作把满腔的愁情变成了可见可感的生动形象,很自然地引导读者进入诗的意境,产生共鸣 。
本诗格律属五言仄起式正格 。
中间两联是对仗,词性、结构,声调平仄两两相对,十分工整 。
韵脚“深”、“心”、“金”、“簪”,同属平声侵部 。
按现代普通话来念,听起来不够和谐,但从方言中保留的古音来读,就十分和谐 。
如客家话的“深”念 qim,“心”念 sim,“金”念 gim,“簪”念 zim,韵母都是“-im”,可见是古今音变的缘故 。
本诗起句“国破”的“国”属古入声 。
入声“短促急收藏”,适合于表现激愤、愁凉的感情 。
因此,本诗一开篇就定下沉郁顿挫的基调,与“感时”、“恨别”的愁情合拍,进而产生一种深沉的敲击人心的力量 。
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也是饱经动乱、历尽坎坷的,个人的命运与祖国兴衰连成一体,所以对本诗很容易引起共鸣 。
它表现的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代人的家国之痛,而是概括了我国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 。
那就是爱祖国、爱自己的民族,把个人的命运依附于国家民族的兴衰变革之中 。
因而古今无数有识之士曾为振兴中华、造福人民而忧而愤,直至献出一切 。
我以为,这正是《春望》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具有“沉郁顿挫”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杜甫春望四句所描绘的画面
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 。
这首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表现了诗人爱国之情 。
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 。
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
扩展资料: 《春望》的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 。
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 。
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 。
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 。
唐肃宗至德二年(756)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望》...
春望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 。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春望〉两处对仗句子加以分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写于公元七五七年春,当时杜甫被困在安禄山叛军占领的长安城内,触景伤情,发出了国破家亡的沉痛感叹 。
春望,在春天的遥望 。
杜甫中的"感时"解释
感叹国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这两句通常解释为,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 。
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
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
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