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语文教学反思怎么写?( 三 )


一、固定、僵化的 。教师只应该是教学过程的调控者 , 教学智慧的归纳者 , 教育情境的诱发者 , 教学秩序的维护者 , 教学流向的引导者 。教师的主角意识越明显 ,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越被动 。教师要善于抛砖引玉 , 而不
要越俎代庖 。教师越是要把学生往自己预定的思路上引 , 就越是忽视了课堂的随机性 。尤其在上公开课的时候 , 心态一定要端正 , 不要老想着教师唱主角 , 否则只能是“独角戏” 。
教师要教给学生的 , 必须要通过学生之口体现出来 。教的结果诚然重要 , 但更为重要的是学的过程 。课堂问题的提出 , 最好是切入点小、挖掘度深 , 而不应该是简单的“是”或“不是” 。课堂问题的设计应该有梯度 , 先易后难 , 所谓渐入佳境就是这个道理 。最大的忌讳是“开门设虎” , 一开始就提出一个较难的问题 , 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 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展开 。
社戏之美 , 不在戏本身 , 而在于看戏的情境 , 看戏的一种生活体验 , 对童年生活的梦幻性的回忆 。文章中写到了许多与戏无关的人和事 , 看似闲笔 , 实质上正是文章充满理想之美的体现 。闲人闲事是文章的前期情绪积累 , 到最后喷薄而出 , 通过看戏、偷豆等事例沉积下来 。至于文章中两处写景 , 实在是景由心生 , 美景美情相得益彰 。故文章的教学重点应该是分析“我”的遇到的人和事 , 还给他们以生活的色彩 , 将文章内容立体化 。
《社戏》中的主人公 , 其实和我们的学生年龄差不多 ,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抓住这一共性 , 引导学生进行感悟 , 从而体会到语文不仅仅是枯燥的说教 , 更是身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一堂课 , 并不要求教师把所有的知识点都教给学生 , 要把思考、探究的权利还给学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 有时会为了给自己戴上新课标的帽子 , 强制地要求学生为了讨论而讨论 。真正的讨论是学生自觉的流露 。在教学内容上给学生留一点余地 , 不要剥夺了学生求知的空间 。
一堂课 , 必须解决一个中心任务 , 这个中心任务的解决必须对学生解决以此相关的问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
五、对比教学
鉴于以上的回馈与反思 , 我调整了教学思路 , 在第二天走进了七年级
(二)班的教室 。
(以下为择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