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月”的意象可以有哪些含义( 三 )


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 不教胡马度阴山 。”本诗开篇便用“秦时明月汉时关”勾勒出一幅极为壮阔的月夜之景 , 纵横历史 , 时空交错 , 物是而人非 。本诗表面上看写月夜的美景与对李广老将军的推崇之情 , 实际上 , 诗人以李广自喻 , 抒发了自己欲建立像李广一样的丰功伟业 , 但却因为小人的陷害而无所作为的无奈与悲凉之情 。月在此 , 成了跨越时空的见证人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 但见长江送流水 。”江月年年如此 , 人物代代无究已 , 诗人从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一种欣慰 。
苏轼《前赤壁赋》中有:“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 , 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 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
千百年来 , 诗人们对明月、新月倾注了不少感情去歌咏她!情由景生 , 景由情变 。人心好 , 景色美;人心灰暗 , 景也灰暗 。景色自在人心中!面对亘古的月亮 , 不同的诗人 , 不同的环境 , 各有不同的感受 , 都把自己独特的感受写出来 , 绘景寓情 , 便有不同的吟月诗词 。
五、历代文人墨客钟情于月的文化探源
1、从文化渊源上看 , 月文化源远流长 。在远古时代 , 民间就流传着许多关于月亮的传说 , 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 。中国民间有赏月的传统习俗 , 赏月赋诗唱和 , 更是文人雅士的交游活动之一 。据有关专家考证 ,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 , 盛于唐宋 。至唐代已出现登台观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 。至宋代 , 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 。节日里有祭月、拜丹、赏月、吃月饼之俗 。据《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 , 贵家结饰台榭 , 民家争占酒楼 , 玩月笙歌 , 远闻千里 , 嬉我连坐至晓” 。
2、从月亮的亮度和质感上看 , 月光虽明亮 , 但与太阳的光辉相比 , 她仍然显得有些清幽 , 不像太阳那样让人感到温暖 , 有时甚至让人感觉有些凄清、悲凉 。如“人闲桂花落 ,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 时鸣春涧中”(王维的《鸟鸣涧》) , 一轮明月的出现 , 更加渲染了春山的清幽与雅致 , 烘托出清幽宁静的意境 。又如:“画图省识春风面 , 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 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环佩空归月夜魂”这是何等的凄惨悲凉 , 读到此句便让人感伤万千 , 月在此 , 功不可没 。
3、从月亮的特征来看 , 尽管人们身在不同的地方 , 但看到的月亮都是相同的 。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都是和这一特性有关的 , 如“海上生明月 , 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 , 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 看着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 , 诗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友人 , 此时此刻他也和我望着同一轮明月 。诗人思念远方的友人 , 以至于彻夜难眠 , 埋怨长夜漫漫 。这与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绝 , 隔千里兮共明月”如出一辙 , 自然浑成 , 意境雄浑壮阔;再如“我寄愁心与明月 ,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诗人借这轮同照两地的明月 , 来传达自己对朋友的一片真心 , 通过诗人的艺术想象 , 无知的月亮 , 就这样成为了李白与王昌龄心灵之间的纽带 。
4、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 , 圆月如盘 , 团团圆圆;残月如勾 , 残缺不全 。月亮圆了又缺 , 缺了又圆 , 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 。碧空如洗 , 圆月如盘 , 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 , 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 。如“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 又如“恨君不似江楼月 , 南北东西 , 南北东西 , 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 , 暂满还亏 , 暂满还亏 , 等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月子弯弯照几州 , 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南宋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等 。弯弯的月牙儿的残缺形象与夫妻别离、飘散的孤苦形象交互辉映 , 催人泪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