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月”的意象可以有哪些含义( 五 )


似镜不侵红粉面 , 似钩不挂画帘头 , 长是照离愁 。
”(欧阳修《望江南》);“去年元夜时 , 花市灯如昼 。
月上柳梢头 , 人约黄昏后 。
今年元夜时 , 月与灯依旧 。
”(欧阳修《生查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 南北东西 , 南北东西 , 只有相随无别离 。
恨君却似江楼月 , 暂满还亏 , 暂满还亏 , 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春风又绿江南岸 , 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月儿弯弯照九州 , 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 , 几家飘零在外头?”(南宋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等等 , 真是举不胜举 。
三、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 , 烘托孤苦的情怀在失意者的笔下 , 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 , 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 , 寄寓了文人墨客的身世感伤和流离之苦 。
1、在不少古诗词中 , 月亮这一意象也常常是诗人触景伤情的媒介 。
如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 , 独酌无相亲 。
举杯邀明月 , 对影成三人 。
月既不解饮 , 影徒随我身 。
暂伴月将影 , 行乐须及春 。
我歌月徘徊 , 我舞影零乱 。
醒时同交欢 , 醉后各分散 。
永结无情游 , 相期邈云汉 。
”表现上看 , 是写诗人在花下与月、影相伴、相舞、相酌成欢的美好情景 。
实则是诗人用这美好的情景来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悲苦 。
而这一切 , 皆因月起 。
若无此月 , 诗人恐怕也不会有此感伤 。
又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 , 危墙独夜舟 。
星垂平野阔 , 月涌大江流 。
名岂文章著?天地一沙鸥 。
...
古诗词中“月”的意象可以有哪些含义

古诗词中的明月意象有什么特定含义
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 思乡 思亲 “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 月亮的别称: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 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歌中 , 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 。
一般说来 , 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 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 。
”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思乡之情 。
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 , 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 。
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 , 不知秋思落谁家 。
”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 , 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
此外“月”还有以下意象 ( 1)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 。
如:“回乐烽前沙似雪 , 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 , 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
(2)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 。
如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 , 隔千里兮共明月 。
”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 , 天涯共此时 。
”的希冀和渴盼 。
(3)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
“古人今人若流水 , 共看明月皆如此 。
”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
古人眼中的“月”的意象有哪些?
古代诗词中月的意象主要有以下几种:1. 月的边塞意象 。
“边塞”、“明月”“关”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性质的制约 , 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有机体 , 因而边塞诗的创作往往离不开“明月”与“关”的塑造 。
月作为一种语言形象 , 把环境点缀成了苍茫悲壮的边塞风情 , 也把边塞这个特征性地理上的物理空间转化成了艺术上的心理空间 。
2. 月的时间意象 。
月升月落 , 月圆月缺 , 月光是流逝的 , 月光的流逝在生命的时间中展开 , 因而月光还是生命的 , 是时间的 。
古人常以月的意象伤感生命的流逝岁月的流逝 。
李煜说:“春花秋月何时了 , 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 , 在李煜眼里 , 往事如梦 , 只能在“月明中”徒作悲怆的追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