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景文的意思|赠刘景文 宋 苏轼赏析

赠刘景文的意思(赠刘景文 宋 苏轼赏析)赠刘景文的意思|赠刘景文 宋 苏轼赏析



赠刘景文的意思|赠刘景文 宋 苏轼赏析



注释:
赠刘景文:
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 。百思特网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
荷尽已无擎雨盖:
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
擎:举,向上托 。
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
菊残犹有傲霜枝:
菊残:菊花凋谢 。
犹:仍然 。
傲霜: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 。
一年好景君须记:
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 。
须记:一定要记住 。
最是橙黄橘绿时:
最是:一作“正是” 。
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
赠刘景文的意思|赠刘景文 宋 苏轼赏析



译文: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
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
一年中最好的光景你一定要记住,
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
赠刘景文的意思|赠刘景文 宋 苏轼赏析



赏析:
这首诗作于1090年(元祐五年)初冬,当时苏轼正在杭州任职,任两浙兵马都监的刘景文也在 。两人过从甚密,交情很深 。诗人一方面视刘景文为国士,另百思特网一方面也是作此诗赠与刘景文予以勉励 。
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两个自然景象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 。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 。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
此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深秋景物,没有一个字涉及刘景文本人,这似乎有点跑题,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景文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 。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 。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败,渗透悲秋情绪 。然而苏轼却一反常态,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 。
赠刘景文的意思|赠刘景文 宋 苏轼赏析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百思特网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苏轼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并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

【赠刘景文的意思|赠刘景文 宋 苏轼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