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菱角的古诗词( 七 )


桥因倒树架,栅值垂藤缚 。
(燕子龛禅师)王维 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
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 。
(送杨长史赴果州)王维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 。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
(晓行巴峡)王维 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 。
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 。
(江南旅情)祖咏 徒尔当年声籍籍,滥作词林两京客 。
故人斗酒安陵桥,黄鸟春风洛阳陌 。
(放歌行答弟墨卿)李颀 我爱绵远河上的大桥,因为这一座座的桥既年轻又十分的漂亮 。
更多的爱它那勃勃雄姿,站立在地上,立脚于水中,不辞艰辛,普渡众生,我心悦诚服的崇敬绵远河上的桥 。
你看,绵远河上的桥多彩多姿 。
有的造型象一弯月亮,又象夏日雨后的彩虹;有的象一张弓,以无穷大的力量,鞭策你的征程;有的似楼台,既现代又古朴,耐人寻味;也有的桥身简朴,不露声色,甘愿让人们踏着身子忙忙碌碌地过去,又匆匆的过来;汽车来回不停地在桥上奔驰 。
绵远河上耸立的座座桥是德阳闪闪发光的亮点,给人以更多的回忆,美好的向往,催促人们向既定的目标飞奔! 绵远河上的桥,对于我们的生活太紧密太重要了 。
古往今来赞扬桥,歌颂桥的大有人在 。
唐朝诗人杜甫在诗中赞美桥:“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 。
”白居易的诗中说,“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苏轼的诗句里颂扬桥“弯弯飞桥出,敛敛半月彀” 。
这些古人都从各个角度描绘山河水色中的桥 。
儿时,我家住在涪江岸边的一个村庄里 。
房的前面紧紧对着波浪滔滔的涪江,后面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水沟,水沟的那边是我们的学校 。
村子里的人们在水沟上修建了大大小小的各式各样的桥 。
有木桥,有石桥,有砖砌的洞桥 。
每一座小桥都各有特色,这些巧夺天工的小桥,与全村老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我家门前那条水沟,足够三米多宽 。
不知何因倒了一棵树恰好横在水沟上,我父亲用斧头砍出了一个小平面,一个...
关于荷花的诗词
泉眼无声细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宋·杨万里《小池》这首诗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像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你看:一股泉水缓缓地、小心翼翼悄无声息地流出泉眼,在斜阳的照射下,清晰可见 。
阳光透过池畔的绿树,将树阴投入水面,阴阳交错明暗斑驳 。
好像是泉水很爱惜风和日丽的美好景色 。
泉水的细流汇成了小池,昨日还平静的水面上,今天就长出了尖尖的、还包卷着的嫩荷叶,并吸引着可爱的蜻蜓飞来嬉戏 。
《小池》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清新的小品,朴实的语言展示了初夏的明媚风光,一切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行行是诗,句句如画,自然朴实,真切感人 。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
——唐·王昌龄《采莲曲》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 。
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
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
”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 。
次句的芙蓉即荷花 。
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 。
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 。
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 。
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 。
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童话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