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加解释

春日偶成
作者:【程颢】 年代:【宋】
云淡风轻过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注释](1)偶成:偶然写成 。(2)傍:靠近 。(3)时人:当时的人 。
[译文]天空飘着淡淡的白云,春风轻轻地佛着人面,时当近午,我漫步于野花之间,随着一行垂柳来到河边 。当时的人不知我心里多么快乐,说我偷闲学那些到处游荡的少年 。
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 。开头两句写云淡风轻、繁花垂柳,一片大自然的郁勃生机;第三句是诗意的转折和推进,第四句更进一步说明自己并非学少年偷闲春游,它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哲理,以及对自然及宇宙的认识 。全诗表达了理学家追求平淡自然、不急不躁的修身养性的色彩和水到渠成的务实功夫,也表现了一种闲适恬静的意境 。风格平易自然,语言浅近通俗 。
西江月·夜行黄沙①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②,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③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
【注释】
①: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西 。
②:“明月”句: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明月惊鹊未安枝 。”别枝:斜枝 。
③:社:土地神庙 。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
【赏析】
这首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 。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 。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 。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 。情景交融,优美如画 。恬静自然,生动逼真 。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
杜甫《春夜喜雨》赏析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唐肃宗(李亨)上元二年(761)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写的 。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 。
毛主席诗词中的“天欲坠,赖以拄其间”是什么意思?怎么解释?
意思是:天像快要塌下来,全靠着山的支撑,天才得以铺展于宇宙间 。
原句出自于现代毛泽东的《十六字令》 。
1、句中字词详解: (1)欲,要,将要 。
(2)堕,落下,掉下来 。
(3)赖,依赖,依靠 。
(4)以,用 。
(5)拄,支撑 。
(6)其间,指天地间 。
2、原文: 《十六字令》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
白话译文: 山,高耸入云端 。
给快跑的马儿再加几鞭,翻越山巅未下鞍 。
惊诧高又险,回头瞥一眼,离天只有三尺三! 山,起伏如波涛,浩瀚似江海,倒海翻江卷巨澜 。
山势奔腾迅猛如奔马,好似万马厮杀正酣战 。
山,傲立苍穹如长剑,刺破青天剑锋没伤残 。
天像快要塌下来,全靠着山的支撑,天才得以铺展于宇宙间 。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各军团分别从闽西的长汀、宁化和赣南的瑞金、雩都地区出发,开始了远离中央根据地井冈山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
一路上,遭遇到数不尽的艰难困苦,除先后以鲜血和生命突破蒋介石设置的四道严密封锁线外,还越过了千山万水,不仅以举世罕见的牺牲精神,战胜了强敌,而且以同样罕见的吃苦精神,战胜了种种困难和天险 。
蒋介石曾屡次妄图凭借水的天险阻挡和消灭红军,例如湘江、金沙江、大渡河等;而相对来说,红军则对山更有感情,尤其是毛泽东,对山的感情更深 。
可以说,毛泽东开辟的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割据道路,始终是以山岭为依托的,在战略退却时,则更是以山岭为掩护 。
山岭是毛泽东和红军的好朋友,毛泽东和红军喜欢山,而蒋介石则在特定历史时期里,相当畏惧红军喜欢的山 。
在实行战略大转移的长征途中,红军不仅大多数时候都在高山峻岭中行军,而且也常在万山丛中冲破蒋介石的围追堵截,既历尽艰辛,又充满胜利的喜悦 。
毛泽东这小令,就是怀着喜悦的心情,在翻山越岭的长征行军途中写下的 。
...
古诗词加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