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诗加赏析( 三 )


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 。
“霸气”当然是讥评,但如果将“霸气”理解为统一中国的雄心,那么,这种艺术鉴赏的眼光还是可取的 。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就不必细说了 。
诗词鉴赏 。
观沧海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水何澹澹,山岛竦...
1.乐府 四言 感怀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4.观 实 虚 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5.“日月之行……若出其里” 。
寥寥十六个字,写出了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 。
太阳、月亮、银河可算是自然界中人类视力所能看到的最辉煌、最伟大的形象了 。
诗人觉得它们的运行仍然离不开大海的怀抱 。
这就创造了极其开阔的意境,使我们从中领略到诗人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 。
>诗歌鉴赏
曹操 《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慨当以慷,幽思难忘 。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
契阔谈?,心念旧恩 。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平调曲》 。
这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乐曲的名称,这种乐曲怎么唱法,现在当然是不知道了 。
但乐府《相和歌·平调曲》中除了《短歌行》还有《长歌行》,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引证古诗“长歌正激烈”,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和晋代傅玄《艳歌行》“咄来长歌续短歌”等句,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有长短” 。
我们现在也就只能根据这一点点材料来理解《短歌行》的音乐特点 。
《短歌行》这个乐曲,原来当然也有相应的歌辞,就是“乐府古辞”,但这古辞已经失传了 。
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拟乐府《短歌行》 。
所谓“拟乐府”就是运用乐府旧曲来补作新词,曹操传世的《短歌行》共有两首,这里要介绍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
这首《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 。
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 。
《短歌行》原来有“六解”(即六个乐段),我们现在按照诗意分为四节来读 。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慨当以慷,幽思难忘 。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在这八句中,作者强调他非常发愁,愁得不得了 。
那么愁的是什么呢?原来他是苦于得不到众多的“贤才”来同他合作,一道抓紧时间建功立业 。
试想连曹操这样位高权重的人居然在那里为“求贤”而发愁,那该有多大的宣传作用 。
假如庶族地主中真有“贤才”的话,看了这些话就不能不大受感动和鼓舞 。
他们正苦于找不到出路呢,没有想到曹操却在那里渴求人才,于是那真正有才或自以为有才的许许多多人,就很有可能跃跃欲试,向他“归心”了 。
“对酒当歌”八句,猛一看很象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而其实大不相同 。
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 。
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 。
实际上却是在巧妙地感染广大“贤才”,提醒他们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岁月流逝已经很多,应该赶紧拿定主意,到我这里来施展抱负 。
所以一经分析便不难看出,诗中浓郁的抒情气氛包含了相当强烈的政治目的 。
这样积极的目的而故意要用低沉的调子来发端,这固然表明曹操真有他的愁思,所以才说得真切;但另一方面也正因为通过这样的调子更能打开处于下层、多历艰难、又急于寻找出路的人士的心扉 。
所以说用意和遣词既是真切的,也是巧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