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掉念周总理的诗词( 四 )


由于蒋介石命令军队向吉安靠拢,红军在中途退回赣南 。
渔家傲 反第一次大“围剿”(1931.春)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 。
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 。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
【原注】关于共工头触不周山的故事:《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西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
”《国语周语》:“昔共工弃此道也,虞于湛乐,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坠高堙庳,以害天下 。
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并兴,共工用灭 。
”(韦昭注:“贾侍中〔指后汉贾逵〕云:共工,诸侯,炎帝之后,姜姓也 。
颛顼氏衰,共工氏侵陵诸侯,与高辛氏争而王也 。
”)《史记》司马贞补《三皇本纪》:“当其(按指女娲)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 。
”毛按:诸说不同 。
我取《淮南子·天文训》,共工是胜利的英雄 。
你看,“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西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
”他死了没有?没有说 。
看来是没有死 。
共工确实是胜利了 。
【注释】渔家傲:词牌名,本于晏殊词,“神仙一曲渔家傲” 。
龙冈:在江西永丰县 。
张辉瓒(zan4):国民党第十八师师长,兼任江西剿匪总指挥,俘虏后被红军斩首,其头装在木笼内扔入赣江 。
毛的原注:这首词和另外五首一同发表于《人民文学》六二年五月号 。
这个原注是毛的秘书田家英查了有关共工的古典文献后,毛加上去的 。
【题解】一九三零年八月五日,蒋介石任命何应钦为“鄂湘赣三省剿匪总指挥” 。
何说,“各省从前剿匪,大都不免省界观念,能将匪共驱出省界即为了事 。
故匪等东击西串,不能根株尽绝,反而愈延愈广 。
国府因见及此,特命行营负此专职,统筹兼顾,谋根本解决,以矫正前此之流弊 。
”自此从以前的各省“会剿”改为中央领导下的...
毛泽东诗词中的“极目楚天舒”是什么意思?
极目楚天舒:极目,放眼远望 。
武昌一带在春秋战国时属于楚国的范围,所以作者把这一带的天空叫“楚天” 。
舒,舒展,开阔 。
柳永词《雨霖铃》:“暮霭沉沉楚天阔 。
”作者在一九五七年二月十一日给黄炎培的信中说:“游长江二小时飘三十多里才达彼岸,可见水流之急 。
都是仰游侧游,故用‘极目楚天舒’为宜 。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宠图 。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
《水调歌头·游泳》是毛泽东在1956年巡视南方,三次畅游长江写下的词,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1957年1月 。
该词描绘了1956年中国积极建设的现象,表达了毛泽东对中国人民建设祖国和改变山河的豪迈气概,体现出来毛泽东对未来景象的展望,也表达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 。
毛主席诗词44字或46字
菩萨蛮(44字)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
菩萨蛮(44字)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采桑子(44字)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清平乐(46字)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
毛泽东诗词中有一句今又是,换了人间是哪首
浪淘沙·北戴河[现代] 毛泽东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
【注释】:幽燕:古幽州及燕国,在今河北省北部及东北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