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扇面的诗

何山守旬开悟诗
终日看天不举头,桃花烂漫始抬眸. 饶君更有遮天网,透得牢关即便休.
苏东坡寓禅《如梦令》二首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其二
自净方能净彼,我自汗流呀气.寄语澡浴人,且共肉身游戏.但洗、但洗!俯为人间一切.
渔家傲•其二
三十年来无孔窍,几回得眼还迷照.一见桃花参学了,呈法要,无弦琴上单于调.折叶寻枝 虚半老,拈花特地重年少.今后水云人欲晓,非玄妙.灵云合破桃花笑.
次韵子瞻赠金山宝觉大师•秦观
云峰一变隔炎凉,犹喜重来饭积香.宿鸟水干迎晓闹,乱帆天际受风忙.青鞋踏雨寻幽径, 朱火笼纱语上方.珍重故人敦妙契,自怜身世两茫茫.
空空歌
南来北往走西东,看得浮生总是空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茫在其中 。日也空,月也空,东升西沉为谁功?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握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 。采得百花成蜜后,到头辛苦一场空!如来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水静,菩提影现 中 。
一花一世界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一叶一菩提,一土一如来 。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 。一念一清净,心是莲花开 。
春花秋月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冷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清代折扇扇面书画有什么特点?
清代这一时期名家辈出,作品形式多样,除继续表现各家名派的个性艺术风格外,还流行双人甚至多人联合创作,有夫妇合作、师生合作、友人合作等多种形式 。
比如高翔画的"梅花疏枝瘦朵"折扇扇面,便由金农和陈章题诗 。
乾隆的几柄消暑折扇,折扇扇面的一面由刘统勋题写书法,另一面由邹一桂画兰花、蝴蝶,或蒋迁锡画牡丹花 。
其中由双人合创"一字一画"折扇扇面的方式,后来被文人雅士们广为仿效,例如:梁启超的书法折扇扇面,由余绍宋配画山水图;陈法琛的书法折扇扇面,由其弟子陈懋侗配画工笔折枝牡丹 。
有意思的是,"柯桥竹石图"折扇扇面是由一位名家与其5个弟子联合创作,其配合默契,作品风格浑然一体,令人叫绝 。
适合扇面的诗

关于花的诗词有哪些?
1、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出自唐代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
白话文释义:去年春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 。
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
2、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
出自唐代刘方平的《春怨》 。
白话文释义:纱窗外的阳光淡去,黄昏渐渐降临;锁闭华屋,无人看见我悲哀的泪痕 。
庭院空旷寂寞,春天景色行将逝尽;梨花飘落满地,无情无绪把门关紧 。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
白话文释义: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
4、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小池》 。
白话文释义: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
5、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梅花》 。
白话文释义: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
扩展资料:《梅花》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
此诗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后两句写梅花的幽香,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气谯溢 。
亦是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的人 。
全诗语言朴素,写得则非常平实内敛,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梅花》...
扬州八怪有郑板桥吗
扬州八怪包括:郑燮(即郑板桥)、罗聘、黄慎、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鱓、汪士慎八位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