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登鹤雀楼》教学设计怎么写?( 三 )


3、连 。
要求学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 , 用白话把诗句的意思连起来说 。有的诗句直译不好说 , 老师应予点拨 。如“欲穷千里目”可还原为“目欲穷千里” , 然后让学生用白话式着说一说 。
4、画 。
要求学生根据诗意 , 展开想象 , 然后把想象的事物画下来 。要提醒学生不要照者插图画 , 要尽量画得与它不同 ,  , 与众不同 。要启发学生思考:作者的观点在哪里?鹤雀楼应画在什么地方?夕阳山峰黄河应画在什么地方?想好再画 。
5、想 。
学生根据诗意画画 , 是第一次想象 。根据老师的描述展开想象 。老师的描述要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想象 。老师可要求学生全身放松 , 两眼微闭 , 在悠扬的音乐声中 , 随着老师的描述再次进入意境 。老师的描述应从舒缓到昂扬:“一轮红日拌着火一般的晚霞正依山傍岭渐渐消失 , 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滚滚黄河水奔腾向前 , 不可阻挡 , 最后归入大海 , 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 , 无际无穷 , 我强烈地感觉到要想看得更远 , 就必须登上更高一层楼;人生要有意义 , 就必须不断地进取 , 最大限度的获取成就 。”这样的描述 , 学生不一定能句句听得明白 , 但能受到情感的熏陶 。
6、悟 。
悟就是领悟 , 让学生根据老师描述展开想象后 , 可启发学生:“从诗意的想象中你看到了什么?体会到什么?”对学生的体会 , 不要局限与对“登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的认识 , 要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作者积极向上的情感 。
7、疑 。
疑就是质疑 。对古诗的质疑 。不一定要全部弄明白 。有的可存疑 , 激发学生再今后读书中不断求知的欲望 。如“白日”为什么不用“红日” , 就不一定要讲清楚 , 可留给学生一个悬念 。
8、背 。
背是语言积累 , 应指导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把诗背下来 。
简评:
古诗“八部”教学法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特点:
1、符合诗歌的教学特点 。诗写的是作者的感受 , 作者用的是形象思维 , 用意象说话 , 读诗就要透过字面意思 , 从理解意象入境 , 去体会作者的感受 。
2、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通过自己读一读 , 查一查 , 连一连 , 从而自己读懂的字面意思;然后再画一画、想一想、悟一悟等高层次的思维活动中 , 靠自己积极主动的努力 , 深入诗的意境 , 感受作者的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