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士人 仕人( 三 )


此外,这诗还好在其独特的艺术结构 。
诗写听笛之感,却并没按闻笛生情的顺序去写,而是先有情而后闻笛 。
前半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 。
后半才点出闻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 。
附录2、石柔的《绝句》赏析 绝 句 石柔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 。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
注:石柔,宋朝人,他一生远离故土,辗转仕途,曾任密州教授 。
轻黄==淡黄 飞球==杨树籽 1)诗人借扬花的随风飘荡,不能自主,抒发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而生活不得安定的感慨 。
(或表诗人借残春飘荡的扬花,抒发自己辗转仕途的无奈和乡思 。
)(重点在旅愁、离情、意思相近即可 。
) ①诗人借物(景)抒情,托物言志 。
借花的随风飘荡,不能自主,比喻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不得安宁 。
将旅愁离情融合在具体形象之中,贴切感人 。
②对比烘托:“来时”与“去日”的对比,更突出了驻留时间的短暂,奔波的辛劳,杨花“一春忙”与我“更飘荡”的对比,更加显得深沉感人 。
③通感:颜色无轻重,但能在人们心中有轻重感 。
浓重的颜色会使人感到沉重 。
而杨花的黄色淡到若有若无时,便使人感到“轻飘飘”的感觉 。
诗人运用通感的手法,用触觉来描写视觉感受,突出杨花随风飘荡不能自主的无奈 。
或答:此处的“黄”借代杨花 。
杨花随春风飘荡 ,给人一种轻飘飘的感觉 。
一个“轻”字便可体现出这样的一种感觉 。
[今译]我比那随风轻扬的杨花更飘忽不定,杨花的绝飞离散,仅仅忙一个春天 。
[赏析] “杨花”,杨树籽,表面具毛,状同柳絮,古人常以杨称柳,杨、柳通用,如司空图《暮春对柳》:“萦愁惹恨奈杨花,闭户垂帘亦满家 。
”在古典诗词中,则用以表达某种愁绪,如北魏胡太后《杨白花》的“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苏轼《水龙吟·和章质夫杨花韵》的“似花还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路旁,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
诗人不仅把自己转徙流离的生涯和“飘荡”的杨花比,而且超出传统手法的窠臼,要同杨花比出个程度,在结构上递进一层,使其郁积于心的客愁乡情通过着力反衬,显得格外深切动人,从而取得从正面说难以获得的抒情效果 。
第二句,用点即点的手法收束全诗,至于何以要说“杨花只是一春忙”,这以后还有什么话未说,作者有心留下一段空间,由人猜想 。
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yuyanhuayue/blog/item/57fd92584292a8df9d82042b.html
形容仕途不得志转而在文学上取得好成绩的诗句有哪些?
1. 青春都一饷 。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 【宋】柳永 《鹤冲天·黄金榜上》释义:青春不过是片刻时间,我宁愿把功名,换成手中浅浅的一杯酒和耳畔低徊婉转的歌唱 。
2.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清】赵毅《题遗山诗》释义:国家动荡身世悲苦更能成就名篇,经历了战乱黑暗人生百态,诗句自然动人心弦 。
3.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唐】李白《独坐敬亭山》释义: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
(诗作于天宝十二年,作者仕途无望,寄情山水)4. 百岁落半途,前期浩漫漫 。
强食不成味,清晨起长叹 。
愿随子明去,炼火烧金丹 。
——【唐】李白《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释义:人生百岁,现如今半途,前途渺茫,不可预期 。
强食的瓜儿不甜,每每清晨起床即长叹 。
我愿跟随仙人子明去,炼火烧金丹 。
5.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
——【唐】李白《将进酒》释义:自古以来圣人贤子皆被世人冷落,唯有寄情于酒的饮者才能留下美名 。
6.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释义:富贵不是我所求,升入仙界也没有希望 。
爱惜那良辰美景我独自去欣赏,要不就扶杖除草助苗长7.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
——【战国】屈原《离骚》释义:真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啊,我久久伫立徘徊傍徨 。
转过我的车子返回原路,好在我虽然迷途却并没有失去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