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诗大的录取通知书今天发了吗( 三 )


刘梦芙在“丙申冬日瘦西湖消寒诗会”上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提到“诗词本质上是一种精英文化、小众文化” , 同行的另一位诗人钟锦则表示“我同意梦芙先生的精英论调” 。
徐晋如也在多次讲座和访谈中表达过基本相同的观点 。
在2016年广州“‘雅韵山河’诗词研讨会”上 , 西南科技大学青年学者周于飞的论文《网络旧体诗词创作的三体并峙格局初探》中也提到:“‘守正体’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精英写作的态度 , 是对中国主流诗词创作的回归 。
”从文章来看 , 她所说的“守正体”正是当下的传统派 。
毫无疑问 , 古代的诗词作者几乎都是士大夫 , 是绝对的精英写作 。
而到了现代 , 尤其是进入网络时代以后 , 诗词作者散布于各行业 , 早已平民化了 。
于是出现了平民写作的声音 。
曾峥(独孤食肉兽)在《我的创作道路》(见2016年6月华中师大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新锐吟家诗词编年》)中说“我以城市平民自甘……在诗旨上去精英化” 。
曾少立也在一些文章中表达了平民写作的观点 。
2016年的一篇网文曾这样分类:“徐晋如、留社是精英写作中的保守派 , 实验体是精英写作中的创新派 。
赵缺是平民写作中的保守派 , 李子、食肉兽是平民写作中的创新派 。
”不论这种分类是否合理 , 至少说明平民写作与精英写作这两种观念在2016年已经在诗词界公之于众了 。
在两种写作观念的背后 , 意味着价值取向、题材选择、语言风格的一系列重大差异 。
在1999年这个前网络时代的最后一年 , 新诗界曾发生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之间著名的盘峰论战 , 从那以后民间写作才大规模流行起来 。
随着诗词写作者的进一步平民化 , 写作群体的平民身份与诗词自古以来的精英传统之间 , 必然产生越来越尖锐的矛盾 , 其最后的走向尚未可知 。
(三)诗词的小说化许多年以前 , 湖南诗人伍锡学就提出了“微型小说词”的概念 。
2016年第4期曾发表姚泉名文章《将叙事进行到底 ——伍锡学“微型小说词”的叙事性之刍议》 。
曾少立在谈到自己的创作体会时也提出“把诗词写得像小说和电影” , 后来基于其“诗词的文学本位论” , 进一步提出了诗词可以像小说一样在生活基础之上虚构人物和情节的观点 , 以及“我诗”、“非我诗”和“大诗”等概念 。
所谓“我诗” , 即作者的见闻思想所成之诗 , 这正是传统的诗词作法 。
所谓“非我诗”即如小说一般的虚构之诗 。
所谓“大诗” , 即由许多首诗词构成的中、长篇的诗体小说 , 各首诗词相当于一个小说片断 , 它们之间互相关联、互相照应 , 共同推进情节的发展 。
这当中人物可以有年龄、身份、性格、品行的变化 , 也可以有各种矛盾冲突和各种人物关系 。
鉴赏纳兰容若的诗词的文章???
问添衣 菩萨蛮 晶帘一片伤心白 , 云鬟香雾成遥隔 。
无语问添衣 , 桐阴月已西 。
西风鸣络纬 , 不许愁人睡 。
只是去年秋 , 如何泪欲流 。
捣衣 , 添置寒服是古代女子秋季常做的事 。
是把织好的布帛 , 铺在平滑的砧板上 , 用木棒敲平 , 以求柔软熨贴 , 好裁制衣服 , 多于秋夜进行 , 所以制好的衣服也被称为寒服 。
词调中有《捣练子》词牌 , 即其本意 。
凄冷的砧杵声又称为“寒砧” , 诗词中往往用来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惆怅情绪 , 像王驾那句“一行书信千行泪 , 寒到君边衣到无?”王诗之所以能够被人千载传颂 , 正是因为他如实如神的写出了思妇对远戍边关亲人的牵挂 , 道出关爱这种洁净如莲花的情感 , 文字也因此有了超越时间的力量 。
千年以后的人读了一样很感动 。
子夜秋歌里“风清觉时凉 , 明月天色高 。
佳人理寒服 , 万结砧杵劳 。
”写捣衣写得风致楚楚 。
月下捣衣虽是劳作也是人世风景殊胜 。
更何况是为意中人制衣?果真到了“长安一片月 , 万户捣衣声”的时候 , 就更感觉不到落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