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光山色胜天年 是那句古诗?

《晚次鄂州》(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送别》(杜牧) 溪边杨柳色参差,攀折年年赠别离 。一片风帆望已极,三湘烟水返何时?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诗句中的潋滟什么意思
“潋滟”的意思是: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
出自:宋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原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释义: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
方好:正显得美 。
空濛:细雨迷欲:可以;如果 。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
总相宜:总是很合适,十分自然 。
蒙的样子 。
濛,一作“蒙” 。
亦:也 。
奇:奇妙 。
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 。
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 。
此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尤其是后二句,被认为是对西湖的恰当评语 。
作者成就影响: 苏轼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表明:词是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的 。
词与诗一样,具有充分表现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功能 。
由于苏轼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丰富了词的情感内涵,拓展了词的时空场景,从而提高了词的艺术品味,把词堂堂正正地引入文学殿堂,使词从“小道”上升为一种与诗具有同等地位的抒情文体 。
苏轼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其中又以诗歌最为淋漓酣畅 。
在二千七百多首苏诗中,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十分突出 。
...
湘光山色胜天年 是那句古诗?

望洞庭诗中描写水光山色互相交融的诗句是
《济南七十二泉诗》序 〔明〕晏璧 有此天地,即有此山川 。
山为地之形势,水为地之脉络,皆扶舆清淑之气所钟,和顺积中,英华发外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 。
《孟子》曰“源泉混混”,喻道体也 。
文人才子,适兴而咏歌之者宜哉 。
且济南为谭子国,附庸于齐 。
南距泰山百余里 。

【湘光山色胜天年 是那句古诗?】

郡东南三十里为龙洞,岩穴外阻,而中?径路,斗折而蛇行 。
多怪石幽泉,能出云气,作雷雨 。
泉脉环城内外,凡七十有二:曰趵突、曰玉环、曰珍珠、曰漱玉、曰醴泉、曰甘露、曰金线、曰蜜脂、曰白龙、曰黑虎、曰芙蓉、曰柳絮、曰金沙、曰白公、曰孝感、曰无忧、曰洗钵、曰濯缨……虞舜耕于历山,故济南以历城名邑 。
有虞舜祠,东坡先生书欧阳文忠公舜泉诗刻于石 。
予永乐二年,持宪节来济南,休沐之暇,与大夫君子升高眺远 。
凝眸而挹山色,洗耳以听泉流 。
绮绾绣错,黛蓄膏?,诚中州之奇观也 。
抑天造而地设,岂人力所能为哉?昔柳子厚尝记柳、永二州山水,怪造物者不为之于中州,而列于夷狄,使千万年不得一售其技,是固劳而无用于神者 。
今济南环城不一舍许,而七十二泉献秀呈奇,是造物者为之于中州,使千百年不得一售其技,亦劳而无用于神者 。
予故取而咏之,惜无柳子之才,足以发扬山水之胜 。
诗成,济南太守太原杨有溶请锓梓以传,且贺曰:斯泉也,阅古今而不能售,诗而咏之,是泉之遭也 。
予遂书之,以附郡志云 。
题《七十二泉诗》后序 〔明〕济南知府杨涣 孔子曰:仁者乐山,知者乐水;仁者静,知者动 。
故仁知之君子必有取于山水者焉 。
夫乐之得于心,而动静各极其妙也 。
古人之乐山水者,多矣!独唐柳宗元以罪谪永州,后移于柳,虽遭□辱,而好为山水之游,凡二州之清胜,无不游焉,无不记述 。
故历千百年之久,读柳子之文,知二州山水之胜也 。
夫天下之佳山水多矣,而柳、永二州独藉柳子以名闻,非山水之幸也 。
予闻济南多佳山水,若岱岳之尊,天下共知之;而七十二泉之胜,或闻其概而未悉 。
山东佥宪晏公,负能诗之名而乐济南山水之胜,取山东七十二泉次第以咏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