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人"谢灵运"是怎么死的( 二 )


他们的山水田园诗在意境画面和艺术结构上都呈现着鲜明的差异,这种差异既与作为艺术对象的山水和田园有关,也是诗人审美心理心态的自然外现 。
一、两人诗歌特点的比较 (一)、对玄言诗的继承和发展上 陶渊明继承和发展了玄言诗,将玄言诗融入日常生活中 。
玄学强调宇宙的本体是玄虚的“道”,四时运转、万物兴衰是“道”的外现 。
从这种观念中引导出人对自然的体悟、追求,以及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观念 。
加以江南山水,佳丽可人,对于来自北方的士大夫富有新鲜的刺激,更引起他们对山水自然的兴趣 。
东晋玄言诗也因此又酝酿着一种新的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山水诗的萌芽 。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某种意义上说来,也是山水诗的分支,与玄言诗同样有直接的关系 。
比如说《饮酒》(其五)中有:“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言”与“意”的关系问题的答案,在他的生活中就可以找到,他在东篱下采菊,无意中见到了南山,看到了南山的归鸟,体悟出了人生的真谛 。
谢灵运则一扫玄言诗的“淡乎寡味”,将山水描写变成诗的主体,使玄言诗转向山水诗而获得新的生命 。
他的诗是先大肆写景,再总结谈玄,山水是他悟道德手段 。
如《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前六句都是写景的“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
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
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
”先总写自己一天游石壁的观感,又详写了湖中晚景 。
在最后两句“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 。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
”才写游后悟出的玄理,传达自己欲隐逸山水之间以求得等生死,忘荣辱,齐物达物的自然境界追求 。
(二)、在语言、辞藻运用上 谢灵运在对大自然的描绘中,喜欢用各种较生僻难懂的字词,描述一般人少见或难见的事物,以炫耀 自己的博识才气 。
谢灵运是诗人,同时又是著名的赋家 。
汉赋那种铺排扬厉的风气到他的手中虽已减弱但并未绝迹 。
谢灵运把写赋的手法运用于诗歌,在诗歌意境结构上表现为前后左右上下照应,面面俱到 。
表现在诗歌语言上就是各种僻字生词的运用,如“ 拂鲦故出没 。
振鹭更澄鲜”的“鲦”等 。
谢灵运内儒外佛的思想基础、与众多名僧法师长期交往的人生经历,不仅使他偏爱幽寂闭塞的意境,而且促使他运用大量佛语人诗,用大量佛家典故人诗,如《过瞿溪山饭僧》 与《净土咏》 二诗中的“息心”、“净土”、“观”、“ 三界”、“ 法藏”、“弘誓”、“ 乘化”等词都是佛家用语 。
与谢诗相反,陶诗大量采用俚语、俗语和口语入诗,语言纯以自然本色的朴素美取胜 。
在陶诗里,我们很难找到华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和僻字生词 。
陶诗所选择的词语大都是一些朴实常见的词语,又如“ 草屋八九间”“ 草盛豆苗稀”、“ 清晨闻叩门”、“ 风雨纵横至” 。
这些在别人看来平平淡淡的词语,一经诗人笔触,就给人新鲜的感觉,读来令人感到亲切自然 。
从谢诗复杂的语言和陶诗朴素清丽的语言上也可以明白,为什么谢诗不像陶诗那样广为人们传诵 。
(三)、审美兴趣与结构特征的不同 比较陶谢的山水田园诗,我们不难看出,谢较注重对山水局部景观之精妙的刻画与描绘,陶更注重田园整体境界和谐氛围的烘托与传写 。
谢灵运善于发现和描绘山水景物的特征与精妙之处 。
像“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之类,但他无意于景物的充分描绘,游观动态每每使他的笔触很快地从某一景物跳到另一景物,所以谢诗略显单薄,尽管许多山水景物描摹得十分微妙生动,但有时景物与景物之间推移转接的节奏过快,似乎显得缺乏内在有机的联系与和谐的过渡 。
相对陶诗而言,谢诗更注重的是动态过程中山水景物时间意味上的有序性,而多少有些忽视空间意味上的简洁和有序性 。
他善于描绘自然风景的动态流程,将异时异地的情绪景物经过提炼浓缩而集中于一篇诗作之中 。
他的山水诗作常常随游程的推进而移步换形,在千姿百态的山水景物描绘中兴情悟理 。
陶渊明更加注重整体境界的和谐完善,试图传写出某种氛围、情调 。
在陶诗中,景物与情思的抒写不像谢那样繁富丽密,景物与景物之间的转接过渡与诗人天性,使情思的演化进程也是舒缓自然的,没有突兀不谐之感,景物与景物之间,田园风光与诗人情思之间,充盈着一种和谐相融的生机和韵味,成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