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七夕的传说( 五 )


有些地方的乞巧节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的斗巧风俗 。近代的穿针引线蒸饽饽烙果子有些地方还有做巧芽汤的习俗即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儿童吃巧芽聪明伶俐;之后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就是斗巧风俗的演变 。而牧童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 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 。
诸城、滕县、邹县一带则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是牛郎织女相会时哭泣所致 。胶东鲁西南等地相传这天喜鹊极少它们都到天上搭鹊桥去了 。
如今浙江各地仍有类似的乞巧习俗 。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成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为“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 。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赐以巧技或者捉一只蜘蛛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后如已结网则称为得“巧” 。
在绍兴农村七夕夜会有许多少女独自一人偷偷躲在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倘若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位少女日后便能得到如意郎君 。
为了祈盼牛郎织女能在天庭过上完美幸福的生活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杀一只公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不分离 。
在广西西部传说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若喝其洗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 。此水名曰“双七水”人们在这天鸡鸣时争先恐后地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 。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七夕节到来之前姑娘们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再用水浸泡使之发芽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之为“拜仙禾”和“拜神菜” 。从初六晚至初七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焚香点烛对空跪拜称为“迎仙” 。
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鼻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鼻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鼻的叫“输巧” 。七夕之后姑娘们将自己制作的这些小工艺品及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
在福建七夕节时姑娘们还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 。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 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以及一个上香炉 。在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 。女人们有乞盼儿子、乞盼长寿、乞盼美丽和乞盼感情的 。而后大家一边吃水果聊天一边玩乞巧游戏 。乞巧游戏有两种:一种是“卜巧”即用占卜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种是赛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者称“输巧”“输巧”者要将自己的小礼物送给得巧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