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诗的资料( 四 )


战争是残酷的 。公元714年唐朝军队与吐蕃在临洮的长城堡附近有过一场大战,杀获吐蕃数万人 。王昌龄的《塞下曲》写到这场战争: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
战争过后多年,战场依然暗淡凄凉,漫漫的黄尘,杂乱的蒿草,白骨散弃其中,永远被人遗忘 。无论死者是哪一方的,对其本人和家庭来说,都是凄惨的悲剧 。
[编辑本段]
【诗仙、诗圣】
李白的诗
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今甘肃),先人曾流落西域,大约在李白五岁时迁至四川昌隆(今江油县),并在此度过青少年时期 。李白家境富裕,少年时饱读百家书,表现出不凡的文学才能 。同时好交游,受朋友和社会影响,喜谈修道成仙,向往行侠仗义,慷慨有大志,性格豪放不羁 。25岁时离开家乡,漫游长江、黄河南北各地,结交社会名流,以诗文获得很高的社会声望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友人荐举,唐玄宗召见他,任他为翰林待诏,做皇帝的侍从文人,居长安近三年,使他对宫廷和贵族社会有了直接了解 。由于权臣排挤,于天宝三年(公元745年)离开长安,再度开始漫游生活 。在洛阳,他与比他小11岁的杜甫相识,结下终生友谊 。安史之乱开始时,他已55岁,正在宣城(在今安徽) 。在安史之乱中,他怀着报国之情,应永王李璘之邀,入其幕府做事;后李璘被肃宗李亨铲除,李白则被流放夜郎(在今贵州),中途遇赦而归,生活于金陵(今南京)和宣城间,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病逝于当涂(在今安徽),享年62岁 。
李白终生幻想施展抱负,干一番经天纬地的大事业 。这在他的诗中随处可见 。在《上李邕》一诗中说: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
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 。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
他以《庄子》里讲的那个搅动天海的大鹏自比,对自己的政治才能充满自信,受到世人嘲笑,还以孔子(宣父)“后生可畏”的话为自己辩解 。诗人在政治上十分天真,实际他未必具备政治家的才干,他的“大言”遭冷笑并不奇怪 。然而作为诗人,他却是个天纵之才,是一只遨游天海的大鹏 。他一生作诗人,政治上无作为,在他自己看来是不幸,可是对中国文学来说,却是大幸 。唐诗如无李白,那就同华美的大厦抽掉一根栋梁,那才是极大的遗憾呢 。
李白有相当数量的诗是对社会不平的揭露和抨击,如《古风五十九首》之一首: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
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 。
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 。
鼻息干虹霓〔ní倪〕,行人皆怵惕 。
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 。
这是讽刺皇帝身边得势的佞幸人物 。他们坐着华贵的大车招摇过市,荡起漫天灰尘 。一些宦官(中贵)钱多得不得了,修起宏丽的住宅 。替皇帝开心的斗鸡人,也坐着带华盖的车耀武扬威 。他们鼻孔朝天,喷出的气息仿佛吹动了天空的云霞(极言其骄横),路上行人被吓得不敢靠近 。最后诗人慨叹,社会上再也没有许由(洗耳翁)那样的贤人了,谁还能分出好人(尧)和坏人(跖)呢?传说古代的圣君唐尧要把帝位让给许由;许由听说后认为污染了自己的耳朵,就跑到河边去洗耳朵,他被认为是厌弃名利的贤人 。跖,是传说中古代的“大盗”,当然是作为坏人的代名词 。唐玄宗后期政治腐败,王朝走下坡路,李白敏感到这一点,在诗中给以暴露和讽刺 。李白直接描写人民苦难的诗不太多,但写得极精彩,如《战城南》:
去年战,桑干源;
今年战,葱河道 。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惟见白骨黄沙田 。
秦家筑城备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 。
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 。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
乌鸢〔yuān渊〕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这首诗用的是汉代乐府诗的题目,有意学习乐府诗的传统,但比汉代那首《战城南》写得更形象,更深刻 。“桑干”、“葱河”、“条支”、“天山”都是边疆地名 。唐代兵士远离故土到这些地方征战,往往有去无回 。有些边疆民族以战争劫掠为业,古今不知有多少人战死荒漠之中 。秦代修筑长城防备匈奴的地方,至今(“汉家”,唐人习惯用“汉”代称“唐”,实指唐朝)仍然烽火不息,战争不断 。战败的马匹在战场上悲鸣寻找它的主人,而它的主人却被乌鸦和鹰啄食,肠子都挂上枯树枝头 。士卒战死,领兵的将军也空忙一场,毫无所获 。最后诗人用古代兵书的话说:战争可不是好玩的东西,有德的君主只有在不得已时才用到它 。唐玄宗好大喜功,连年征战,百姓遭难,这首诗即为此而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