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思念一个人的诗词或散文

1、《望月怀远 》
唐代: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
2、《锦瑟》
唐代: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3、《苏幕遮·怀旧》
宋代: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
4、《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宋代: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
5、《子夜吴歌·秋歌》
唐代: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
《望月怀远》
唐代: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
译文: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
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
注释:
⑴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 。
⑵首二句: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 。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
⑶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说指亲人 。遥夜:长夜 。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 。竟夕:终宵,即一整夜 。
⑷怜:爱 。滋:湿润 。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 。这里的灭烛怜光满,很显然根据上下文,这应该是个月明的时候,应该在农历十五左右 。此时月光敞亮,就是在现在今天,熄掉油灯仍然感受得到月光的霞美 。当一个人静静的在屋子里面享受月光,就有种“怜”的感觉,这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而已,读诗读人,应该理解当时诗人的心理才能读懂诗词 。光满自然就是月光照射充盈的样子,“满”描写了一个状态,应该是月光直射到屋内 。
⑸末两句:月华虽好但是不能相赠,不如回入梦乡觅取佳期 。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 。”盈手:双手捧满之意 。盈:满(指那种满荡荡的充盈的状态) 。

白居易诗词歌赋《 常相思》解释
词的上阕写樊素回南必经之路 。
因为她是杭州人氏,故作者望吴山而生愁 。
这是一首怀人念远的抒情小词 。
上阕从眼前所见流水写起,并且目送远波,想象这流水将流到瓜洲渡和长江汇合,再想到吴中(江南)的山也面带愁容,实则深切怀念远在江南的情人,希望情人能从吴地归来,过瓜洲古渡,溯流北上与自己相会,但同样汴水、泗水是一去不复回的,随之南下的爱人大概也和河水一样,永远离开了他 。
所以作者想象中的吴中山脉,点点都似愁恨凝聚而成 。
短短几句,把归人行程和愁怨的焦点都简括而又深沉地传达了出来 。
尽管佳人已去,妆楼空空,可作者还是一片痴情,终难忘怀,于是就在下阕抒发了自己的相思之痛 。
两个“悠悠”,刻画出词人思念之深 。
这种情感的强烈,只有到情人的回归才能休止 。
然而那与不过是个空想,无奈啊,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只能倚楼而望,回忆昔日的欢乐,来遣散心中的郁闷罢了 。
可大家想一想“月明人倚楼”,想象皓月当空、独自倚楼远望这样一幅画面,是怎样的意境啊 。
表达思念一个人的诗词或散文

表达二十岁女子对青春逝去的惋惜怀念的诗词歌赋有哪些?
1、《声声慢·寻寻觅觅》宋代: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满地黄花堆积 。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2、《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代: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