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文学论纲读后感精选( 二 )


更多内容 , 请到这个网址查看: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2109686/
《科幻文学论纲》读后感(二):载道的文学终究是反文学的(节选)王洪波
奥威尔最为人知的作品是《1984》 , 关于这部小说 , 王小波曾说过:“写未来的小说里 , 当然有很多属于科幻一类……但若把乔治·奥威尔的《1984》也列入科幻 , 我就不能同意 。这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在《1984》中并不是主题 。”对王小波的看法 , 吴岩一定不能同意 , 在新著《科幻文学论纲》(重庆出版社2011年4月)中 , 他指出 , 在《1984》中 , 科技进步与极权政治是相互助纣为虐的关系 。书中并不缺科技元素 , “据一位印度学者统计 , 小说中的137项发明在1984年到来的时候 , 实现了110项 。听写器就是录音加打印设备 , 而忘怀洞不过是碎纸机 , 脑手术在精神科治疗中习以为常 , 电幕还用说吗?”
在今天 , 科幻作品数量很大 , 读者很多 , 但科幻文学的理论研究却很少 , 呈现一种不相称的状态 。《论纲》的问世对这种窘况有缓解之功 。该书将科幻作家分为四类:女性作家簇、大男孩作家簇、底层 / 边缘作家簇、全球化落伍者作家簇 。在此基础上 , 《论纲》分析了科幻作家创作欲望的来源:“科幻小说其实是科技变革的时代里 , 受到各类社会压制的边缘人通过作品对社会主流思想、主流文化和主流文学所进行的权力解构 。”这里的权力解构 , 我理解为“对抗” 。所谓“物不得其平则鸣” , “诗穷而后工” , 用在科幻作家身上 , 也完全成立 。而且 , 《论纲》本身就是不平则鸣的产物 。身为科幻迷和科幻作家 , 吴岩深为科幻受主流文学的歧视而不满 , 故发愿为科幻争取地位——这也是一种言志的态度 。有了个人感情的投入 , 这样一本很理论很专门的书似乎也不那么干巴冰冷了 。
来源:http://lit.eastday.com/renda/node5661/node5663/node14433/userobject1ai1738852.html
《科幻文学论纲》读后感(三):艺术中如果有处于灵魂地位的东西 , 那就是反抗 。
这本书几个月前就看过了 , 当时感觉如同晴天霹雳 , 吴岩关于科幻作家创作企图的核心描述 , 瞬间把我秒杀 。原来是这样呀!韩松在跋中高度概括了吴岩的思想:“科幻小说其实是科技变革的时代里 , 受到各类社会压制的边缘人通过作品对社会主流思想、主流文化和主流文学所进行的权力解构 , 而这种解构的方式 , 就是欲望上的对抗化、内容上的陌生化、形式上的方法化、以及人物的种族化 。”再说的简单的 , 受到压制的人通过科幻形式去创作小说 , 来对抗主流和权力 。而至于为何选择这种形式 , 则吴岩用大量的篇幅去做了说明或者猜测 。固然 , 现在的科幻小说已经因为自身的形式而演化成了其形式有其独特表现力的小说 , 或者说如果没有这种形式 , 那么有一些思想就无法很好的表达 , 更有甚者 , 正是因为唯有科幻的这种形式 , 才能去表达特定的思想和一种美学 。然而吴岩告诉我们 , 如果将时间推到科幻小说刚刚兴起的时刻 , 则大多数从事科幻创作的都是社会底层的、非主流的、受压迫的人 , 比如女性 , 而科幻则正赋予她们一种很好的载体 , 让她们肆意的想象 , 并且用这种想象去从艺术创作的角度对抗主流、对抗她们所不乐意的一切 。横向来说 , 武侠小说和推理小说也可以视为一种对抗 , 凡是其我们只能在类型文学中实现的 , 而不能在现实中实现的 , 都成为了反抗着的一个伪装元素 , 当然这种元素到最后必然会自身赋予自身更高远、更丰富的意义 。记得似乎是尼采所说 , 时间一旦延长 , 某些东西就会自身获得其存在的更多的意义和价值 。然而归根结底 , 这种艺术创作中处于前位的、决定性的 , 或者我们可以成为灵魂的东西 , 这个东西的名字就叫做反抗 。加缪在其散文集《西西弗神话》中就透露了反抗的思想 , 他认为世界是荒谬而非理性的 , 人失去了神明、失去了信仰 , 那么就只能有三条道路 , 第一就是肉体的自杀 , 第二就是哲学的自杀 , 也即精神上的的自杀 , 所谓慰藉也好 , 或者逃避也罢 , 第三就是反抗 。加缪承认这种反抗是无望的 , 但是反抗本身赋予了反抗者存在的意义 。推而广之 , 如果说科幻小说在一开始是边缘人(荒谬人)对于权力和主流(荒谬命运)的解构(反抗) , 那么在这种反抗的过程之中 , 边缘人就已经摆脱了(无视于)命运的无常 , 构建了属于自己的真正(也是唯一属于自己的)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