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用典故的诗句

【暗用典故的诗句】

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 
亲射虎,看孙郎
孙权曾骑马射虎,马被虎抓伤,他用长枪投刺,虎被吓退,此处是苏轼以孙权自比 。
《三国志》记载在一次出行中,孙权的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打死了老虎 。这就在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猎的群众场面后,又特别突出地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气 。
何日遣冯唐 
“何日遣冯唐?”是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自喻的一句话
       冯唐是西汉文帝时人 。
汉文帝刘恒是西汉“文景之治”的建设者之一,是历史上比较有作为的皇帝 。
他从谏如流,在诤谏面前,他肯承认自己的过失并及时纠正 。有一次,刘恒走进郎署,与署长冯唐闲谈,知道冯唐祖上是赵国人,父亲时住在代郡,而他自己曾为代王,就对冯唐说:“在当代王时,厨师上饭时说战国时有个将军叫李齐,很能打仗,后来每吃饭时就想到这个李齐 。他问冯唐知否李齐其人;冯唐说:赵国的将军最著名的是廉颇和李牧,接着又讲了廉颇和李牧的许多事迹 。刘恒越听越高兴,拍着大腿说:“哎呀!我要是有廉颇和李牧那样的将军,就不用担心匈奴了!”冯唐却说:“陛下就是得到廉颇和李牧,也是不能用的 。”刘恒很生气,过了好大一会,又问冯唐:“你怎么知道我不能用廉颇和李牧呢?”冯唐说:“廉颇和李牧所以能打胜仗,是因为赵国君主充分信任他们,给他们自主权力,不干涉他们的具体事务,只要求他们打胜仗 。而现在魏尚做云中郡太守,优待士卒,打了很多胜仗,匈奴不敢接近云中,但却因上报战功时交的敌人的首级比他报的数字差六个人头,陛下就把他罢官、削爵、判刑 。立了大功时不受赏,出了小错受重罚 。所以说就是得到廉颇和李牧,也是不能用的 。”刘恒听了很高兴,当天就派冯唐持节赦免魏尚,恢复他的云中太守的职务,并任命冯唐为车骑都尉 。
表明苏轼希望有一个冯唐一样的人物出现,向皇帝进言,让他回到中央做官

怎样知道诗词怎么用典?
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 中文名: 用典 解释: 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 功用: 使立论有根据等 种类: 明典、暗典、翻典 作用(用典属于修辞手法)用典之功用有四,略述于下:使立论有根据引前人之言或事,以验证作者之理论 。
即【文心雕龙】所谓“援古证今”也 。
如李商隐之【有感】诗:中路因循我所长,古来才命两相妨;劝君莫强安蛇足,一盏芳醪不得尝 。
其中“蛇足”一词,即引自【战国策】:“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之’ 。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
未成,一人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
李诗即以此作为引证,使为立论之根据 。
(以喻勿另生枝节也) 便于比况和寄意,委婉表意诗中有不便直述者,可借典故之暗示,婉转道出作者之心声,即所谓“据事以类义”也 。
如前“命意”章中苏东坡之【仇池石】一诗,即借蔺相如“完璧归赵”之典故,委婉表达出作者之心意,而不致令受者有太大之难堪 。
另如【唐诗纪事】卷十六引“宁王李宪见卖饼者之妻明艳动人,而强娶为妾,且十分宠爱 。
翌年,宁王问‘犹忆饼师否?’其妻颔首 。
宁王召饼师进府,其妻面对故夫,泪流满颊,凄婉欲绝 。
时有十余文士在座,意皆感动,宁王命做诗以记其事 。
王维诗云:莫以今时宠,而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
借春秋息夫人之典故,以显出女人之坚贞,使宁王深受感动,而让其与故夫团聚 。
(按:典出【左传】,庄公十四年,楚子灭息,以息妫归,生堵敖及成王焉,未言 。
楚子问之,对曰: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 减少语辞之繁累诗句之组成,应力求经济,尤其近体诗有其一定之字数限制,用典可减少语辞之繁累 。
如:览古 李商隐莫恃金汤忽太平,草间霜露古今情;空糊赬壤真何益,欲举黄旗竟未成;长乐瓦飞随水逝,景阳钟堕失天明;回头一吊箕山客,始信逃尧不为名 。
诗中“长乐”一词乃指汉之长乐宫 。
【汉书】平帝纪:“大风吹长安城,东门屋瓦飞旦尽”;“景阳钟”之典出自【南史】:“齐武帝数游幸,载宫人于后车,宫内深隐,不闻鼓漏,置钟于景阳楼上,应五鼓及三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