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会稽山景色”的诗( 二 )


自南朝以来这一带旖旎的风光,就让人有口皆碑 。
众多文人学士泛舟若耶溪,轻步会稽山,留下许多丽词佳句,给人们留下人文和美景相融的记忆 。
晋朝顾恺说会稽山水是“千岩竟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
东晋名士王羲之、谢安等都因“会稽有佳山水”而定居绍兴 。
南朝诗人王藉咏会稽山的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传诵千古 。
会稽山下的若那溪,水清如镜,众山倒影,如诗如画 。
会稽山,原名茅山,亦称亩山,是中国历代帝王加封祭祀的著名镇山之一 。
是中国山水诗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代文人雅士留下了众多诗文佳作 。
会稽山文化积淀深厚 。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上古治水英雄大禹,一生行迹中的四件大事:封禅、娶亲、计功、归葬都发生在会稽山 。
春秋战国时期,会稽山一直是越国军事上的腹地堡垒 。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不久就不远千里,上会稽,祭大禹,对这座出一帝一霸从而兼有“天子之气”和“上霸之气”的会稽山表示敬意 。
汉以后这里成为佛道胜地,传说葛洪之祖葛玄在此炼丹成仙,山中的阳明洞大为道家第十一洞天,香炉峰为佛教胜地,至今香火旺盛 。
唐代这里成为浙东唐诗之路的门户,明代大儒王阳明(守仁)在此筑室隐居,研修心学,创“阳明学派” 。
会稽山内的山山水水都饱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容 。
会稽山旅游度假区,是以历史文化、地方风情为特色,融自然山水风光于一体的城郊型度假区 。
整个度假区由大禹陵、香炉峰、宛委山、石帆山、若耶溪五个景区组成 。
墨梅 诗词 墨梅 【元】 王冕 吾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
墨梅 【宋】 张臬山边幽谷水边村, 曾被疏花断客魂 。
犹恨东风无意思, 更吹烟雨暗黄昏 。
墨梅 【宋】 居简莫恨丹青废画工, 不须求异只须同 。
玉容不及寒鸦色, 故托缁尘异汉宫 。
同时有:秋,静,霞三个字的诗词 推荐《红楼梦》中黛玉所作的《秋窗风雨夕》 《秋窗风雨夕》 秋花惨淡秋草黄, 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 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 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 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短檠, 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 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 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 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 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 已教泪洒窗纱湿.
古诗 回乡偶书【原文】: 回乡偶书二首唐 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赏析】:贺知章在天宝三载(744),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 。
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 。
《回乡偶书》的“偶”字,不只是说诗作得之偶然,还泄露了诗情来自生活、发于心底的这一层意思 。
第一首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 。
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 。
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 。
次句以“鬓毛衰(cuī催,疏落之意)”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 。
“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 。
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 。
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 。
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我们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却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