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开头的诗句( 四 )


” 先秦楚国有长剑 , 屈子诗曰“带长铗之陆离兮 , 冠切云之崔嵬” , 铗 , 指剑柄 。
长铗代指长柄双手长剑 。
古代认为冠能够代表一个人的尊严 , 冠的高低形状的不同代表了一个人的尊贵程度的不同 , 屈子诗中能够把剑的描写放在对冠的描写前面 , 可见对剑的重视程度 。
古剑装饰形式多样 , 五花八门 。
以唐为分界线 。
唐剑之剑为周制 , 首多为圆形 , 格多为“凹”字形 , 饰以云纹、编织纹、鸟兽纹等 , 加工手法有铸造、高雕、镂刻等 。
唐之后装具型制变化很多 , 首由圆型该为扁型 , 格更是复杂多样 。
一把名贵之剑除了剑身坚韧锋利之外 , 装具往往极尽装饰之能事 , 错金 , 错银 , 镶珠 , 嵌玉 , 包皮 , 缠绳 , 使得剑光彩夺目 , 熠熠生辉 , 堪称宝剑 。
晋朝傅元的《歌辞》中这样描写宝剑:“宝剑神奇 , 镂象龙螭 。
文犀饰首 , 错以明珠 。
” 我国古代有很多名剑 , 如昆吾、莫邪、龙渊、湛庐、棠溪等 。
古之文人咏古剑者多矣 , 如唐代崔融《咏剑诗》有“宝剑出昆吾 , 龟龙夹彩珠”之佳句 , 可见昆吾剑龟龙戏珠的装饰是非常有特色的 。
描写古剑最详细也是最负盛名的诗句出自唐代李峤《宝剑篇》: 吴山开 , 越溪涸 , 三金合冶成宝锷 。
淬绿水 , 鉴红云 , 五彩焰起先氛氲 。
背上铭为万年字 , 胸前点作七星文 。
龟甲参差白虹色 , 鹿卢宛转黄金饰 。
这里“宝锷”是指宝剑 , “锷”是刃的代称 , 本诗对于剑的取材、冶炼、淬火、铭文、装饰均有描写 。
吴越是指中国的江苏浙江地区 , 自古名剑出吴越 , 考工记有章曰:“郑之刀 , 宋之斤 , 鲁之削 , 吴粤之剑 , 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 , 地气然也” 。
与《宝剑篇》相齐名的是郭震的《古剑篇》: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 , 红光紫气俱赫然 。
良工锻炼凡几年 , 铸得宝剑名龙泉 。
龙泉颜色如霜雪 , 良工咨嗟叹奇绝 。
琉璃玉匣吐莲花 , 错镂金环映明月 。
正逢天下无风尘 , 幸得周防君子身 。
精光黯黯青蛇色 , 文章片片绿龟鳞 。
非直结交游侠子 , 亦曾亲近英雄人 。
何言中路遭弃捐 , 零落飘沦古狱边 。
虽复尘埋无所用 , 犹能夜夜气冲天 。
这首诗描写的是龙泉剑 , 对于剑身的如霜雪般的寒利 , 装具工艺的复杂华丽 , 以及剑身上经过精工锻打产生的青光花纹都做了很好的描写 , 这首诗曾经受到武则天的赞赏 。
唐裴夷直在《观淬龙泉剑》中对剑的锋利也有细致的描写 , “莲花生宝锷 , 秋日历霜锋 。
炼质才三尺 , 吹毛过百里 。
”后人对于利剑形容为风吹断发 , 切金断玉 , 即渊于此 。
李贺《春坊正字剑子歌》: 先辈匣中三尺水 , 曾入吴潭斩龙子 。
隙月斜明刮露寒 , 练带平铺吹不起 。
蛟胎皮老蒺藜刺 , 鸊鹈淬花白鹇尾 。
直是荆轲一片心 , 莫教照见春坊字 。
挼丝团金悬簏敕 , 神光欲截蓝田玉 。
提出西方白帝惊 , 嗷嗷鬼母秋郊哭 。
“三尺水”代指剑 , 形容剑锻打精良 , 没有瑕疵 , 发出寒光 , “蛟胎皮老蒺藜刺”正是对鲛鱼皮的描写 , 我国唐代常用鲛鱼皮包剑柄防滑 , 其法后来传入日本 , 直至现今日本刀柄仍包以鲛鱼皮 。
“鸊鹈淬花白鹇尾”是指装饰有水鸟和雉鸟的花花绿绿的纹饰 , 非常华丽 。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独漉篇》中有佳句: 雄剑挂壁 , 时时龙鸣 。
不断犀象 , 绣涩苔生 。
国耻未雪 , 何由成名? 通过对剑的描写 , 寄托了虽忧国忧民但却报国无门的感慨之情 。
白居易是咏剑的高手 , 咏剑诗很多 。
如《答友问》: 大圭廉不割 , 利剑用不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