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挂菖蒲和艾叶的诗句?

一:古风(陆游)
木生虽拱把,鲜不困斧斤 。
枯朽亦可全,又以芗故焚 。
嘉禾终銍艾,岂独草见耘 。
此理讲已熟,要当尊所闻 。
二:山房(陆游)
四纪移家剡曲傍,自茨生草作山房 。
寒侵夜艾知霜重,行遍天涯觉梦长 。
戒婢无劳事钗泽,课奴相率补陂塘 。
无衣已免豳人叹,数箔春蚕岁有常 。
端午节为什么要插菖蒲,悬艾草,喝雄黄送扇子5月在民俗中又称“恶月”、“毒月”,因5月由春入夏,不但酷热难堪,蚊虫滋生,瘴疠毒霾此时也格外嚣张,历史上这个季节易发生自然灾害以及流行病 。
所以,民间流行端午送扇子的习俗,“端午节讲究送扇子,甚至皇上给大臣送扇子,因为这样能在端午节这个恶月恶日扇跑恶鬼,实际上是驱赶蚊蝇,祈福、纳祥、避邪赈灾 。
”吃粽子“粽子香,香厨房 。
艾叶香,香满堂 。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
”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 。
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
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当时主要有两种粽子,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
到晋代,端午食粽子成为全国性风俗,“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这是西晋周处所作《风土记》一书中的明确记载 。
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称“益智粽” 。
到了唐代,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 。
唐人姚合“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的诗句,反映了当时食粽之普遍 。
宋代时,出现了用“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子” 。
元代的粽子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突破了菰叶的季节局限 。
明代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核桃,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
今天流行的“火腿粽子”则出现在清代乾隆年间 。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 。
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
悬艾草菖蒲在我国民间有一句谚语:“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
”艾,即白艾,又叫家艾、艾蒿,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
白艾入中药,性温,味苦,可以祛寒湿 。
蒲,即菖蒲,是一种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含挥发性芳香油,可以提神、通窍、杀菌 。
端午节之际,我国南方地区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裁为小虎,贴上艾叶,称为艾虎,妇人争相佩戴,以避邪驱瘴 。
而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可以散发芳香,驱赶飞虫,清除污浊空气,或将艾叶和苍术、白芷、大黄、芸香等中草药放在室内燃熏,能赶走蛇虫百脚,也是一种空气消毒的良方 。
此类习俗,在我国各地非常普遍 。
“杏子黄,大夫忙”,是说端午时分,因为夏季来临,天气渐转湿热的缘故,百病易生 。
所以,端午节前后一段时间正是劝人们讲卫生、逐瘟疫、除虫害的日子 。
划龙舟在汨罗江畔,每年端午节都要举行隆重的龙舟竞渡活动 。
竞渡前一般都要先祭屈子庙 。
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穿着新装,扶老携幼,并抬着龙头,先到屈子庙朝拜,供以粽子、包子、酒水等祭奠屈原遗像 。
然后由主祭人将一条红绸系到“头龙”的头上,由“头桡”将龙头扛到江边洗浴,洗完后将龙头安于船首,这才开始赛龙舟 。
用作竞渡的龙舟,其形制因时因地而不同 。
旧时西湖上的龙舟,长约四五丈,头尾高翘,彩画成龙形 。
船首有龙头太子和秋千架,均以小孩装扮,太子立而不动,秋千上下推移;旁列弓、弩、剑、戟等“十八般兵器”和各式旗帜 。
中舱分上下两层,中舱下层敲锣打鼓,旁坐水手划船 。
船尾树蜈蚣旗 。
又如,苏州的龙舟分成各色,四角遍插旌旗,迎风招展,舱中鼓乐笙箫,粗细间作 。
两旁有划手16人,船头立篙师一人,执长篙,称挡头 。
船头亭上,选面端貌正的儿童,装扮成台阁故事,称“龙头太子” 。
船尾高丈余,牵系彩绳,由擅长嬉水的小儿表演“独占鳌头”、“童子拜观音”、“杨妃春睡”等节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