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各种花的象征意义

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为花之君子,是高雅纯洁的象征(如周敦颐的《爱莲说》);在某些诗词中还是爱情的象征,因“莲”与“怜”同音,是情的意思(如南朝乐府《西州曲》) 。
梅花:不畏严冬酷寒,环境艰难,暗香浮动,即零落亦清香如故,是高洁的志士,也是报春的使者(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
菊花:凌寒傲霜,是高洁的志士,也象征孤高的隐者(如陶渊明的《饮酒》) 。
牡丹:花开热烈灿烂,一片繁华景象,一派富贵气象,是豪华富贵的象征 。
杨花:随风飞扬,轻而易变,是轻薄和不坚贞的象征 。
兰花:有“空谷幽兰”的雅称,是典雅高贵不染尘埃的象征 。
桃花:象征美人,“人面桃花相映红”
丁香花:象征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
桂花:象征团圆,“八月十五桂花香”
枫叶:象征鸿运 ,枫叶不仅至秋呈红色,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丽景色,而且因为“枫”与“封”同音,故有“受封”的意思,在许多图画中,画着一个猴子栖在树上,树上有一个蜂巢也是“封”的意思 。
杏花:象征幸福美满 。“杏”“幸”谐音 。
水仙花:象征来年走运 “水仙”字面意思为“水中的仙人”,由于它正好在春节(旧历年节)前后开花,又称作“年花”,因此就成为来年走运的一个合适的标志 。
郁金香:爱的表白、荣誉、祝福永恒 。
百合:顺利、心想事成、祝福、高贵 。
牵牛花:爱情、冷静、虚幻 。
桑梓:象征故乡 《诗经·小雅》载:“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意谓家乡的桑树与梓树乃父母所栽,对它要表示尊敬 。后人常以桑梓指代故乡 。
中国古诗词中的花草意象 花草类: 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
桃花:象征美人 兰:高洁 牡丹:富贵 美好 草: 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
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
"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
菊:隐逸 高洁 脱俗 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
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
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
"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
""莲子"即"怜子","青"即"清" 。
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
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