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后感格式怎么样?( 三 )


在学习环境心理学的过程中,结合这本书我认识到人类只有在与环境适当地互动时才能生存 。必须学习认清在环境中,所遭遇之不同物体的价值及其方位 。这些物体分布在不同的地点,所以必须具有认知和身体的体验实践才可以了解这些地方,以成就更好的规划 。由过去的经验和课本表面只是中建构出环境的影像,某种程度上不能良好的运用到现实生活之中 。这种知识和经验深深地影响规划师乃至各行各业的工作和前景 。
伊特森指出,个人是知觉系统的一部份,在知觉历程中有时很难将个人与环境分离,而且知觉是由个人在环境中所做的事所决定 。知觉也是速度和正确性两者之间彼消我长的交易 。知觉是个人之过滤历程的结果 。然而,通过尝试和现实的分析能确认地真正地考虑到真正的人类需求 。比如第一部分关于人行道的讲述 。充分考虑到人群的不同适性,考虑到陌生人的多的时候能确保安全,就像那些很成功的城市街区那样,必须要具备三个条件:讲究空间的分布、需要一些眼睛的关注和保护、人行道上需要行人 。通过对现实各种情况的分析才能完好的确定规划方向 。在现实中,对于人行道的基本要求就是尤其是用价值,即理由 。再者可以通过小场所的运用大大加强人行道的实用性,就本质而言早就吸引力和现代完美性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准则 。可惜的是现代的城市社会中往往缺失了这一部分 。
联系现实的生活,撇开城市规划这一点不说,在我看来,现在即使在我们的大学里,也有很多这种现象 。比如某组织的领导人(不特指主席或者指导老师),为了达到某种效果,要求底下的子组织或者人去做这样那样的事情,却不考虑实际情况和自组织真正需要的东西 。像作者所说的某些楼里的通道和街道一样,是模仿上层社会公寓楼的标准设计的,但却出不起雇佣看门人和电梯工的钱 。某种程度上,就是一味地追求,按照自己在脑中所形成的经验主义来进行规划和要求,要求一些表面的东西,纵然这在一定条件下会有助于组织的成长,在我看来却失去了本真的意义 。人们本身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却因为市政或者说规划者的“理想状态”和经济能力本身较差的原因让整个规划显得苍白而无力 。而我们原本具备环境认知的能力,所以会对某种环境中不可能存在的生态产生怀疑的态度与想法 。作者本身是一名采访人员,她的丈夫这是一名建筑师,从书中内容来看,不仅仅是对城市规划本身的一些批判,也是对于政府和规划者乃至设计师的一些批判,除却本身对建筑和规划的建议,个人觉得很多部分在强调人 。环境认知对于个体和大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它是有机生命体得以在各地通行的基础,不只是人类,许多动物都已演进至在环境中探路的机制 。有机生命体具有环境认知与探路的本能,才能做到的真正地认识环境和需求,从而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例如第二部分在城市多样化的条件中提到的内容很大篇幅在叙述人的多样性需求造成了对于规划的需求,包括功能、用途等多样性的需求 。文中讲述老建筑之必要,我们可以联系中国实际的其他规划案例:保持了古城结构风貌的西安很容易使人建立认知意象,并感受到其强烈的地域文化特色,与它的城市结构有很大关系 。城市正中有着大型的标志性建筑—钟楼 。这样的城市结构带有极强的指向性和认知性,将城市里包含的众多构成部分,如不同的地形、景观、功能区域等留下来加以正确的规划和联系使之给人以整体感,每条重要干道都指向城市中心标志,给人的城市意象极为深刻 。还有北京老城、咸阳城等都属于这样的城市结构 。在我的家乡桐乡,其规划主要体现在水乡乌镇,青瓦老房,营造不一样的文化气氛和与众不同的城市,在这样的老城区的规划中依然不失其多样性,石拱桥、蓝印花布作坊、青石板??满足了当地人的多样性需求,在规划发展中没有文中提到的将不发达地区或者说原本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所认为的中档建筑的建造以及老房子的推倒或者说原住民受害甚至被迫离开家园,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