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满江红》的诗词( 六 )


(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 40、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
(唐·李百药《元景安传》) 4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
(同上) 4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唐·王昌龄《从军行》) 4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王昌龄《出塞》) 4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唐·王翰《凉州词》) 45、烈士不怕死,所死在忠贞 。
(唐·柳宗元《韦道安》) 46、一寸丹心为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
(明·于谦《立春日感怀》 4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48、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49、我自横刀向天笑 。
去留肝胆两昆仑 。
(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50“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秋瑾 51、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报国家 。
(清·秋瑾《失题》) 52、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
(清·徐锡麟《出塞》) 5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回答者:niupa - 高级魔法师 六级 9-15 19:42 离骚 屈原写的 回答者:学狂 - 秀才 二级 9-15 20:20 .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示 儿(陆游) 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3、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诉衷情(陆游) 4.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5.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
书 愤(陆游) 6.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
《关山月》陆游 7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
《关山月》陆游 8、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
《金错刀行》陆游 9、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
《金错刀行》陆游 10、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书愤》陆游 11、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陆游 12、“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
”(陆游《陇头水》) 1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陆游《示儿》 14、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
(宋·陆游《病起书怀》) 1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6、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
”(辛弃疾《鹧鸪天》 17.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
求辛弃疾的豪放词
Ⅰ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注释】青玉案:词牌名 。
花千树:形容灯火之多,如千树繁花齐开 。
宝马雕车:指观灯的贵族豪门的华丽车马 。
凤箫:《神仙传》载,秦穆公之女弄玉,善吹箫作凤鸣声,引来了凤 。
故称箫为凤箫 。
玉壶:比喻月亮 。
蛾儿雪柳:元宵节妇女头上戴的装饰物 。
阑珊:零落 。
【简析】这首词着力用反衬法 。
上片渲染元宵节灯火辉煌,车水马龙,一片繁华热闹景象;下片开头,又描 绘观灯女子的盛装艳服,笑语欢快的情景 。
这一切都不是本篇要写的主要对象,而只是陪衬 。
最后点出“ 灯火阑珊处”的“那人”,一位忧愁、孤独、自甘寂寞者,才是作品的主角 。
前面热闹非凡的场景,是衬 托灯火阑珊处的冷落;那笑语欢快的一群观灯者,是衬托“那人”的寂寞孤独 。
但是,作者描写这样一位 孤独者,用意何在?梁启超在《艺蘅馆词选》中评论说:“自怜幽独,伤心人自有怀抱 。
”联系作者身世 看这首词大约作于被罢职闲居期间,置身热闹之外的“那人”形象里,实有作者自身的影子在,或者简直 就是作者人格的化身 。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列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所必须经历的第三种境界,这也说明了《元夕》词“函盖万有”的特点 。
一篇文学佳作的艺术魅力,常常不止于它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本身所具有的感染力,还表现在它又可以在形象之外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启示 。
王国维就从《元夕》词联想到了做学问的境界,而这当然是辛弃疾所未曾料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