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廷枢:对创办近代民族实业 推动民族经济发展 有重要的贡献 死后李鸿章主持葬礼 十三国下半旗志哀( 二 )



走出学堂,16岁的唐廷枢先在香港一家拍卖行当了3年助手,转而在香港英国人开设的巡理厅做了7年翻译,并在香港投资开设了两家当铺 。随后唐廷枢又去了上海担任3年海关关员,并被提升为总翻译 。这时的唐廷枢已有了一定的资本,在上海独立经营修华号棉花行,代理洋行收购中国的棉花 。经过13年的历练,29岁的唐廷枢已在拍卖行、巡理厅、海关学到了许多法律、商贸、管理等知识,他开始不满足自己的现状,寻求更广阔的发展之路 。
唐廷枢瞄上了怡和洋行 。当时英国怡和洋行在上海因其规模最大被称为“洋行之王”,经营进出口贸易、长江和沿海航运及纱丝等众多业务 。1861年,唐廷枢虽还在上海海关任职时,就与怡和的经理惠代尔关系密切,开始为怡和代理长江一带的揽载生意 。两年后,唐廷枢正式受雇怡和洋行任总买办 。
1863-1872年,唐廷枢在怡和买办的位子上干了10年,为怡和打理库款、收购货物、经营航运和地产等 。在怡和洋行工作的这段时间,精明的唐廷枢在商界建立了更广泛的人脉关系,除了给怡和打工,他还拓展了自己的生意——在上海和人合伙开了3家茶庄,成立了自己的事务所,并附股了一些以怡和洋行为主的外商在华企业 。这时的唐廷枢已看好保险业的前景,附股了怡和洋行惊异的谏当保险公司,该公司的前身是中国第一家保险公司谏当保安行,创设于1805年 。
怡和10年,唐廷枢凭借左右逢源的人际关系及精到的商业实物和法律知识,使其成为上海滩华商领袖人物,当时怡和洋行在其出版的小册子感叹道:“唐廷枢是中国第一位现代买办 。”

步入不惑之年,虽然唐廷枢已颇有威望,但在别人赞许的目光中他却感受到了一种孤独和凄凉,洋行生意的兴隆映照的是国势的日渐衰竭,他深切地感到自己再富足也不过是寄人篱下,贫弱的国家让人生失去了尊严 。在“第一买办”的位子上,唐廷枢挂名退隐,闭门博览经史 。恰在此时,为了收回我国江海利权,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授命沙船业巨商朱其昂在上海组建中国第一代民族工商企业——轮船招商局 。
1873年1月,招商局在上海成立,其对外启事表明了招商局的追求:“潮流如斯,势难阻遏 。中国惟有急起直追,自行设局置轮,以维航业而塞漏卮 。“招商局起步异常艰难,在美国旗昌、英国太古和怡和等当时中国轮船业霸主的竞争和挤压下,招商局频临破产——资金断裂、生意枯竭 。
急火攻心的招商局总办朱其昂不得不求助唐廷枢出山执掌招商局 。请唐廷枢出山,李鸿章的心腹,时任招商局会办的盛宣怀开始还有些不以为然,当朱其昂向他介绍了唐廷枢的财力和才能,盛宣怀不得不佩服,并火速奔往天津将朱其昂举荐唐廷枢的信函面呈李鸿章 。此信正合李鸿章的心意 。由是,李鸿章任命唐廷枢为招商局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