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这首诗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
注释
①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
②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
③几万条:比喻多 。
译文
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
乞巧诗词是什么?
这是一首绝句 。
所谓绝句,是格律诗的一种 。
格律诗声律上很讲究 。
“牛郎织女渡河桥”和“牛郎织女渡鹊桥”只差一字,但很明显,“河”和“鹊”两个字在声律上,“河”为平声字,“鹊”为仄声字 。
而根据格律对绝句诗的要求,这两个字所在的位置只能用“平声字”,因此,只能是“河”,而不能是“鹊” 。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河桥 。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
求全诗,及诗意(~—~)!!!!
乞巧 林杰*唐 七夕今宵看碧宵,牵牛织女渡河桥 。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
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每家的少女们都在望着月亮,乞取智巧,数不清的红丝都穿完了,室内,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的烛影;室外,银河渐渐西移垂地,晨星就要消失了 。
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 。
乞巧这首诗
1.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 。
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
2. 起初的乞巧节并不是为了纪念牛郎织女的爱情,而是纪念织女这个人的,民间称“七姐” 。
因而七夕节首先是女子的节日,而织女被视为纺织女神,是古代女子崇拜的对象,凡间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当然也免不了求赐美满姻缘,得一如意郎君,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女儿节 。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
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 。
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
古诗《乞巧》的意思和诗句解释
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宵,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译文: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仰望天空,似乎有牛郎和织女在喜鹊桥向会.家家户户在秋月下乞巧,不知道穿尽了几千条红丝线啊.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工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
《乞巧》 是唐代诗人 林杰 描写民间 七夕乞巧 盛况的名诗 。
农历七月...
乞巧【作者】林杰 【朝代】唐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
译文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
- 神兽|中国十大传统神兽,中国神兽有哪些
- 《唐宪宗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 批评的剖析读后感1000字
- 生物的真相读后感1000字
-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锦集
- 《西游记》的读后感大全
- 《安妮日记》读后感锦集
-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 《董卿:做一个有才情的女子》读后感100字
- 《浮生六记》: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好的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