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知青的诗句有哪些?( 六 )


(挥斥,自由奔放的意思 。
方遒,正当旺盛有力的意思 。
过去有人解释“挥斥”为批判驳斥,“方遒”为专家权威,是不准确的 。
)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
”这是对“峥嵘岁月”“挥斥方遒”的进一步具体化 。
面对“万山红遍”的美景,他们既赞叹锦绣河山的壮美,又悲愤大好河山的沉沦 。
于是,发表激浊扬清的文章,抨击黑暗,宣扬真理,鄙视当时的“万户侯”——军阀如粪土 。
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同志在长沙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开办了平民夜校、文化书社和湖南自修大学,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驱逐张敬尧等军阀的活动 。
特别是创办《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湖南地区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
这些既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具体内容,又是写作这首词的时代背景 。
了解这个背景,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体会词中闪耀着的革命者崇高心灵的美的光芒 。
中流击水 一腔拿云心事 “少年心事当拿云 。
”(李贺《致酒行》) 诗人和同伴们的拿云心事,从“携来百侣曾游”到“粪土当年万户侯”,可说是直抒胸臆,尽情倾吐,如长江大河,滔滔而下,气势磅礴,痛快淋漓 。
在结尾时“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则是采取象征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 。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
”一种解释认为“击水”为游泳,在激流中奋臂划水,掀起的浪花甚至阻挡了飞速前进的船舶 。
我总感觉这一意境与作者赞扬“百舸争流”的精神不太符合 。
我倾向于“中流击水”即“中流击楫”的转化 。
《晋书·祖逖传》: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后来“中流击楫”就成了立誓复兴祖国的代词 。
在这里正表示诗人要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誓振兴中华的壮志豪情 。
使人读后仿佛听到了一颗爱国爱民的赤心,在怦怦跃动,从而感受到一种伟大胸怀所反映出的崇高美 。
我国古典诗词的艺术表现手法,很讲究情与景的交融 。
刘勰说:“繁采寡情,味之必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