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格式怎么样?( 五 )


朗读感知
出示课题及教学目标
1、播放范读录音
要求:
1)听准字音
2)注意语气 , 语调 , 语速及重音
2、指定一小组朗读课文
其余小组学生冥想(尽可能多的根据朗读再现画面) 。
3、讨论 , 感知全文
1)济南为何“真是算个宝地”?
2)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3)你是否觉得济南的冬天是“暖和安适”的?请讲述理由 。
4)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幺感情?
探究后参考:
1)济南的冬天在作家老舍与北平的朔风、伦敦的重雾、热带的毒日相比较后 , 给人感受是:无风、响晴和温晴 , 天气暖和安适 , 三面环山 , 山是温静、隽秀的;水是绿色、澄澈的 。
2)阳光朗照
温静
冬天的山
薄雪覆盖
秀气
城外远山
淡雅
冬天的水
水藻的绿
清澄
3)暖和安适
a.济南三面环山 , 
b.“放在小摇篮里”
c.山是阳光朗照 , 薄雪覆盖
d.水是不结冰的 , 清澈透明
e.济南人的表情、感觉、幻想及心情说明济南的“温晴”
4)老舍极尽笔墨 , 传神地绘山景、描水色 , 使得济南冬天的山、水、阳光、白雪……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 在那如诗如画的美景中 , 浸透着老舍的喜爱、赞美之情 。
4、自由朗读课文(或课文部分章节)
第二课时
研读课文
古老的济南 , 景色秀丽 , 素有“家家泉水 , 户户插柳” , “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 。老舍先生为了把这些美好的景色展现在读者面前 , 精心设计了景物构图 , 通过形象的语言 , 层层展现了景物形象 。
1、指名朗读课文第3节——5节
思考:
这3小节中的景物各按什幺顺序布局构图的?
2、朗读下面的语句并比较它们有何不同?
A.
甲:山坡上 , 有的地方雪厚点 , 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 , 一道儿白 , 一道儿暗黄 , 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 , 这件花衣好象被风儿吹动 , 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
乙:山坡上 , 小雪覆盖不匀 , 有的地方雪厚点 , 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 , 一道儿白 , 一道儿暗黄 。
B.
甲:等到快日落的时候 , 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 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 , 微微露出点粉色 。
乙:快日落时 , 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 薄雪露了点粉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