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七单元《诗词五首》教学设计( 三 )


②“风、月、蝉、鹊”都为寻常景物,但经过作者巧为组合,竟于寻常中见出不寻常 。明亮的月光,惊飞了夜宿枝头的喜鹊,习习微风,惹得树上的蝉儿嘶鸣 。“惊鹊”、“鸣蝉”似写动而实写静,以动衬静,真乃神来之笔 。
(2)名句理解: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夜风送来阵阵稻花的清香,远近一片蛙声,仿佛在预告丰收在望 。它将作者的欢快之情和自然之景交织,融为一体 。
(3)结合以上名句,发挥想象,写一段话,描写丰收的喜人景象 。
3、诵读巩固 。
(1)朗读全词两到三遍,体会诗人闲适、喜悦的心情 。
(2)背诵全词 。
求八上语文前五首古诗赏析 。

《长歌行》赏析作品简介:“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 。
汉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 。
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机关所搜集演唱的诗歌,统称为乐府诗 。
汉乐府创作的基本原则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 。
它继承《诗经》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广阔而深刻地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现实 。
汉乐府在艺术上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它的叙事性方面,其次,是它善于选取典型细节,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性格 。
其形式有五言、七言和杂言,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汉乐府已产生了一批成熟的五言诗 。
流传下来的汉代乐府诗,绝大多数已被宋朝人郭茂倩收入他编著的《乐府诗集》中 。
今译:园中的葵菜呵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
常恐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
赏析: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 。
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 。
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 。
“青青”喻其生长茂盛 。
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 。
何以如此?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 。
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
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
简评:这是汉代乐府古诗中的一首名作 。
诗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 。
诗的前四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园子里绿油油的葵菜上还带著露水,朝阳升起之后,晒干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阳光中 。
世上的万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焕发出无比的光彩 。
可是,秋天一到,它们都要失去鲜艳的光泽,变得枯黄衰落了 。
万物都有盛衰的变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过程 。
时间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样,一直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了 。
我们在年少力强的时候如果不珍惜时光,好好努力的话,到老的时候就只能白白地悲伤了!《野望》赏析译文:在黄昏的时候,我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彷徨徘徊心中没有主张 。
每一棵树都凋谢枯黄,每一座山峰都涂上落日的余晖 。
放牛的儿童骑着小牛回家,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 。
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相识,心情郁闷于是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采薇”的诗句 。
赏析:《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
”皋是水边地 。
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 。
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 。
“徙倚”是徘徊的意思 。
“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
”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
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 。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