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古诗(19)


韦应物是著名的大历诗人安史之乱后盛唐开始跌落大历诗人总有一股难舍的哀愁 。“野渡无人舟自横”是韦应物的著名诗句 。本诗也有一个难舍的哀愁你如何理解的?
本诗透过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等意象渲染浓重的阴沉压抑的氛围 。诗人情动于衷不能自已 。猛然那令人肠断的钟声传入耳鼓撞击心弦 。诗人再也抑止不住自我的感情不禁潸然泪下 。
送别 隋代无名氏
杨柳青青著地垂扬花漫漫搅天飞 。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
杨柳不仅仅是人们的吉祥物也是中华民族借以咏吟胸臆、寄托心志的具有诗情画意的素材侧面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 。
杨柳的柳字与留字谐音提到柳便在人们的心目中油然滋生挽留客人、亲人的意境 。早在汉代便有折柳送别暗寓殷勤挽留之情 。到隋唐两宋更盛 。隋代无名氏的《送别》诗:“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唐代长安东边的灞水上有座灞桥是东去洛阳的必经之路京城人送客至此大盛折柳示留之风 。因而灞水两岸遍植杨柳 。南朝那位才尽的江郎曾有“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句子后人便改称灞桥为销魂桥 。唐代裴说《柳》诗:“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怨柳树无情实怨离人无情 。被误归李白名下的《忆秦娥》词中“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灞陵就是指这座销魂桥 。离人在此桥折柳话别难禁热泪 。现代常闻于歌坛的近人李叔同的《握别》:“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句也是借晚风笛声中的柳丝来抒发“知交半零落”后好友又要分手的伤感!
古人也有为被送客者所折的柳条而惋惜、抱怨的 。唐敦煌曲子词中《望江南》:“莫攀我攀我太偏心我是曲江临池柳者人折去那人抛恩爱一时光 。”词人借用扬州长江岸边任人攀折的柳枝为命运悲惨的歌伎呼号 。这人折去那人随手抛掷恩爱只在一时之间何等势利可谓维妙维肖 。以上摘句都透露出伤感与凄惨的情调 。还是北宋欧阳醉翁的《阮郎归》词:“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写得活泼 。把沐浴春光的少女赏春时的欢快情绪写得十分诱人显得欣喜 。他的《生查子·元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又透露恋人的期盼 。其实我们温州的“出门顺风栽杨柳”最有春风得意事业必成的信心 。随土而安比依恋故土更有出息充满阳光 。
说起依恋故土也难怪中国人多情 。因为中国人几千年来过着农耕生活那种植根于农业生产眷恋故土思乡怀归的情蕴个性浓郁 。早在2500年前周代的《诗经·小雅·采薇》的最后一章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一句 。这位长期参加征战的老兵解甲归田回忆刚出征时门前那婀娜摆拂的柳枝依依眷恋地像与他执手牵衣不忍松手 。透过柳条依依的物象成为惜别的意象以至升华为对故土家园眷恋的意境真切动人 。唐人王之涣七绝“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句为杨柳叫屈并不是它不知春不发芽只因为玉门关在春风不度之处啊!也侧面反衬征人在边塞的艰苦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