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赞美春雨的诗词( 四 )


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
这设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上的纤细小雨 。
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 。
而小雨又滋润如酥,受了这样的滋润,那草色自然是新的;又有这样的背景来衬托,那草色自然也美了 。
接下来的第三、四句是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
”这两句意思是说: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 。
写春景的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心裁 。
前两句体察景物之精细已经令人称赞,后两句如骑兵骤至更在人意料之外 。
在最后,诗人还来个对比:“绝胜烟柳满皇都” 。
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 。
这是一种心理状态 。
严冬方尽、余寒犹厉,突然看到这美妙的草色,心头不由得又惊又喜 。
因为,“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烟柳已经是“杨柳堆烟”时候,何况“满”城皆是,不稀罕了 。
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作者喜爱了 。
像这样运用对比手法,与一般不同,这是一种加倍写法,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
这首诗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既咏早春,又能摄早春之魂,给人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 。
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 。
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 。
表达作者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
形容春雨的诗句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文天祥《过零丁洋》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李商隐《夜雨寄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滁州西涧》...
有关写春天下春雨的诗,主要是杜甫与陆游的写的诗杜甫和陆游,分别是唐宋两个朝代著名的诗人之一 。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依艺由湖北襄阳赴任巩县县令,举家迁入巩县 。
历祖父杜审言、父亲杜闲,再到杜甫,杜家在巩县已是四代85年 。
京兆杜氏分支之一的襄阳杜氏,后徙河南巩县 。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
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诗人,汉族,字务观,号放翁 。
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
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存诗9000多首,是中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
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 。
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 。
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为南宋四大家诗人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