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律诗要四句,的( 三 )


就律诗而言 , 现在不但首句可用邻韵 , 就是其他的韵脚用邻韵 , 只要属于平声 , 也是可以的 。
四、四声、平仄、对仗四声 , 指汉语中的四种声调 。
声调 , 由汉语的语音高低、升降、长短构成 。
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因素 。
现在的普通话 , 就包含阴平声(一个高平调 , 不升不降叫高) , 阳平声(一个中升调 , 不高不低叫中) , 上声(一个低升调或低平调) , 去声(一个高降调)古汉语中也有四声 , 但与今天略有不同: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阳平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部分变为去声去声:这个声调没有多大变化入声:这是个发音短促的声调 。
也是与今天差别最大的声调 。
在普通话以...
诗歌的要求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
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古体诗 , 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
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
古体诗不讲对仗 , 押韵较自由 。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
②近体诗 , 包括律诗和绝句 。
③词 , 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
其特点:调有定格 , 句有定数 , 字有定声 。
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 , 双调就是分两大段 , 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 , 单调只有一段 。
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 , 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 , 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
④曲 , 又称为词余、乐府 。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
散曲兴起于金 , 兴盛于元 , 体式与词相近 。
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 , 较多使用口语 。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
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 , 至少是两曲 , 多则几十曲 。
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 , 全套必须同一宫调 。
它无宾白科介 , 只供清唱 。
2.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①写景抒情诗 , 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
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 , 常寄情于山水 , 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
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 ,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 。
其风格清新自然 。
②咏物言志诗 , 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 , 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 , 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
③即事感怀诗 , 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 , 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
④怀古咏史诗 , 以历史典故为题材 , 或表明自己的看法 , 或借古讽今 , 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
⑤边塞征战诗 , 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 , 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 , 风格悲壮宏浑 , 笔势豪放 。
二、古代诗歌的发展历史 1.中国古典诗歌最早起源于民歌 , 劳动创造了诗歌 。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
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作品305篇 , 也被称为“诗三百” 。
《诗经》按内容分为风、雅、颂 , 其中“风”为民歌 , 是其中的精华部分 。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
有人将“风、雅、颂、赋、比、兴”归纳为《诗经》六义 。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 。
2.在战国时期 , 出现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文人诗人和他在楚歌的基础上创制的诗体 , 这就是屈原和楚辞 。
因楚辞的代表作是《离骚》 , 故楚辞也被称为骚体诗 。
楚辞的特点:句子长短不一 , 形式灵活 , 多用“兮”字 。
“骚”还常与《诗经》中的“风”并称为“风骚” , 常用来代称文学作品 , 或代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