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彰显了哪些文化自信( 四 )


南宋词人蒋捷作《虞美人·听雨》 , 用观雨的心境将“少年、壮年、而今”和盘托出 , 突出了人生——这位高明工匠——雕刻出的岁月力量 。
岁月如雨 , 时光亦醉 。
痴于“醉”的 , 莫过于“谪仙人”李白 。
他的《客中作》 , 以酒告慰时光 。
李白酒入诗肠 , 狂歌“不知何处是他乡” 。
几百年后 , 苏轼作答“此心安处是吾乡” 。
在与时光对峙的人生中 , 诗词是唯一的安慰 。
这岁月的“沉著之致”积淀了风骨 , 凸显了气象 。
风骨之韵味 , 莫过于古人对“物”的执着 。
刘勰言:“物色之动 , 心亦摇焉 。
”古人写物 , 其旨在“物我两忘” 。
王国维谓:“以我观物 , 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 即便是不起眼的花草 , 相对诗词作者而言也仿佛具有“明心见性”的品质 。
南宋诗人陆游 , 晚年隐居山阴(今绍兴)乡村 , 寒冬中偶见梅花怒放 , 兴之所致提笔作《卜算子·咏梅》 。
他虽没写一朵“梅” , 没着一枝“花” , 但读后却有幽咽的暗香扑鼻 。
“物”的淡雅之外 , 亦有浓郁气韵弥漫在诗词世界 。
“云想衣裳花想容 , 春风拂槛露华浓” , 李白的牡丹如此;“琉璃钟 , 琥珀浓 , 小槽酒滴真珠红” , 李贺的美酒如是 , 就连柳永的“别恨”也浓得化不开——“杨柳岸 , 晓风残月” 。
古人观照“物”、珍视“物”的思想意度 , 是古人对“诗性”的自解 , 信手而出 , 奇崛有致 。
综合审视 , 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与西方哲学饱满的逻辑思维相反 , 它始终带着深深的隐秀色彩 , 内力隽秀 , 外显圆融 , 这是中国哲学以“道”为核心的“言有尽意无穷” 。
而最终 , 它落实到了“意蕴无穷”的艺术气质上 , 其效果就是“不在场的出席” , ...
古典诗词彰显了哪些文化自信

什么是文化自信 关于文化自信的几个问题 “我平时不让孩子多看电视 。
但是 , 这个寒假 , 我和孩子一期不落看完了《中国诗词大会》 , 还把去年的第一季找出来回看 。
很少有电视节目能够让大人和孩子有高度共鸣 , 但是这档节目做到了 。
”上海市民徐明说 , “女儿告诉我 , 她感到诗意在流淌 , 有一种‘明月松间照 , 清泉石上流’的意境 。
心灵有所属:随风潜入夜 , 润物细无声不少专家认为 , 《中国诗词大会》是文化供给侧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 。
它已经成为一个引子 , 将长期默默植根于校园、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情感激发出来 。
“中国人的诗心一直在 , 但需要被激活 。
”活动评委、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认为 , 节目的走红其实暗合了社会中本就埋藏着的了解传统文化的需求 , 将娱乐节目模式和文化传播结合起来 。
“所谓荧屏清流 , ‘清’指其品质与品位 , ‘流’就是要真正流到观众心里 。
”“中国老百姓对于诗词的喜爱和爱好 , 从来就没有断绝过 , 古典诗词的美 , 根植于文化传统 , 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文学史专家骆玉明对采访人员说 , 尽管文化传统在现代社会存在“损坏”的情形 , 但随着近年来文化环境和文化传统得以逐步修复 , 出现诗词热是自然而然的现象 。
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文化 , 没有之一 。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 , 不是断代 , 而是一脉相承 。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 语言 , 文字 , 尤其的精美的文言文 , 浩如烟海的诗词歌赋 , 不是其他文字所能表现出来的优美意境 , 深度和穿透力 。
中国像图画一样的方块字 , 说明中国人从一开始就是用二维空间进行思维的人类群体 , 其他外国文字都是一唯空间的直线思维方式创造的 , 足以说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更复杂 , 最起码超过外国人一个维度 , 说明中国人更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