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读后感1000字( 五 )


即使路的尽头,最终找到的“不是伊甸园” ,而是“一座妓院” ,“一个色情梦”;
即使这条充满了黄沙与尘土,是空绝无尽的灰色长路,他们也会义无反顾的踏上旅程,唯有上路,才意味着和过去告别,是反叛是逃脱也是希望 。
“当你驾车同人们告别,望着他们在平原上逐渐朝后退去,成为远处的小黑点时,你有什么感想呢?——围绕在我们周围的世界实在太大了,而且是别离 。但是我们向前探身,准备迎接天际的下一次冒险 。”
也许这就是《在路上》这本小说书名的直译名的含义 。但,谁的人生不是在路上呢?
我要再和生活死磕几年 。要么我就毁灭,要么我就注定铸就辉煌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我在平庸面前低了头,请向我开炮 。——摘自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
《在路上》读后感(五):再见杰克
文| 伊达政宗疯了 【本文会同步发布到全网,全网唯一ID:墩蛋探险记】
2013年的春天,我初到北京,在WADA国际青年旅舍里做义工,日子过得很惬意,上半天班,半天时间在街上像老鼠一样闲逛,晚上回到胡同里睡觉,又或者是通宵不睡的在大厅里跟客人聊天,喝酒,弹吉他 。上班时前台的音乐是我控制的,我打开自己的豆瓣FM,里面什么歌都有,杂的很,从我叫MT的主题曲到NBA 2K11的BGM,从Coldplay到飞轮海 。一边放歌一边跟着唱,人越多我越大声 。我的听歌品味在那几个人里面绝对算不上最差的,那里几个人的歌单最后都变得越来越趋同,只有我还算大杂烩里的清流一股 。
所以我被迫在大部分时间里听了很多痛仰,宋东野,好妹妹 。
痛仰那是我临近毕业的一段时光,却意外的不怎么浮躁,一个念头在心底已经种下来了 。要一如既往的去外面看一看 。
痛仰的“再见杰克”最后有一段模糊不清的吟唱,什么再见杰克,再见我的凯鲁亚克 。那时候我是不知道凯鲁亚克何许人也的 。我没有什么精神偶像,是一只前面没栓萝卜的倔驴 。时隔七年,我居然收到了这本杰克·凯鲁亚克所著的《在路上》——2020 4月版,巫昂译 。
封面及赠送明信片这是一本很酷的书,它没有什么文学性,并被普遍认为就是根据自身的经历的朴实记录,作者好似象牙山龙泉沟喝断片的酒懵子一般断断续续的讲述了他从纽约出发横穿美国,途径丹佛,芝加哥,最终到达旧金山,洛杉矶,又从北线横穿回到纽约的故事 。书里最多的就是搭车,喝酒,喝酒,搭车,配以少量的约炮和撒野尿 。既没有很多的景色描写,也没有写从途中经历中获得了什么感想 。
插图插图这本书描绘的意境与狂妄不羁的人生态度,成了全世界背包客和流浪诗人的精神支柱,足以和lonely planet一争高下 。单凭这一点,足以说明此书的地位,时至今日,仍有有数以千万记的年轻人深受这种搭车旅行的生活方式影响 。“《在路上》出版后,美国售出了亿万条牛仔裤和百万台咖啡机,它促使无数青年人踏上了漫游之路 。”作家冯唐更是凯鲁亚克的脑残粉,“凯鲁亚克35岁出版的《在路上》是本奇书,这本书让他一辈子、几辈子都够了 。只要人类社会还有书店存在,人类还读书,百年后,千年后,这本书还会立在书店的书架上,还会让文艺青年热血沸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