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的意思


华夏的意思

文章插图
原指我国中原地区 , 后复包举我国全部领土而言,遂又为我国的古称 。
华夏 [huá xià]
引证:
叶盛 《水东日记·喜信和勇》:“佛本夷人,固宜神 。则有当事者而吊祭之礼不知,则是其自异於华夏矣 。”
郁达夫 《满江红·闽于山戚继光祠题壁》词:“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欠歇 。”
用法示例:
1黄河与长江有如母亲,甘甜的乳汁,哺育了华夏大地悠久的文明 。
2我们的祖先,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 。
3奔腾不息的黄河孕育了古老的华夏文明
近义词:
中华 [zhōng huá]
释义:古代华夏族多建都于 黄河 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因称之为 中华。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统辖,皆称中华,亦称 中国。
引证:梁启超 《爱国歌》之一:“泱泱哉,我中华,最大洲中最大国 。”
释义:指中原 。
引证:张淏 《云谷杂记·侍郎徐公帖》:“ 枞阳 张监镇,其先中华人,自其祖寓 武义  ,  邦宪 与之邻居有年矣 。”
释义:古时对华夏族、汉族的称谓 。
引证:黄溥 《闲中今古录摘抄》:“且如胡元只任胡族为正官,中华人官佐二 。”
从最早文字史料中的记载来看 , 在春秋时期称古代中国为“华夏” , 《尚书·武成》记载:“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现在的学者认为这是后人的伪书)比较可信的记载来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中有“楚失华夏,则析公之为也”的记载,根据孔子整理上古史料时的考据,“夏”与“华”属于同义词,两个字相互通用,华夏也称“诸夏”、“中夏” , 因此 , 中夏又可以称作“中华”,著名史学家顾颉刚的解释是:“‘华夏’指中原诸侯,和诸夏的涵义相同 。”
可见“华夏”这两个字连起来使用是地理方位上的称呼,或者是“夏人”和“华人”居住地的统称,并没有现代学术意义上的民族属性,华夏民族这一概念的形成是比较晚近的事,并非一开始就有民族属性 。随着华夏文明的扩展,开始有了大量自称为华夏人的移民,由此产生“华人”一词,这一概念逐步演变为全体中华民族的代称 。
但对“华夏”的来历、含义,历代学者各有说法 , 争议颇多,迄今尚无定论 。其中“夏”的起源最早,来源于三代中的夏朝,大禹时期还没有夏的概念,但到了儿子启的时期开始称禹的儿子“夏启”或“夏后启”,这时候“夏”的概念是由地名转为国名或族名的,与现代的民族属性有很大区别 。古籍中将夏作为中原,“蛮、夷、戎、狄”作为四方 , 所以,“夏”又称中夏、中土、中国 , 这里的“中国”只是就方位而言,与今天的中国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