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绝句二首其一赏析( 三 )


“泊”字,正好写出了诗人这种处于希望与失望之间的复杂心情 。
而“万里”则暗示了目的达到的远难,这与第三句中的“千秋”并列,一从时间上,一从空间上,同写出那种达到目的之难 。
三国孙权自古就被不少士人誉为明主,作者借东吴代指孙权,暗示了杜甫对当朝皇帝的希望 。
而以“泊”、“万里”、“东吴船”合而为一句,正是为了写出那个“难”字 。
全诗看起来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但诗人的内在情感使其内容一以贯之,以清新轻快的景色寄托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构成一个统一的意境 。
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 。
表面上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更写出了诗人在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诗人对失望的感伤 。
诗的上联是一组对仗句 。
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 。
“翠”是新绿,“翠柳”是初春 物候,柳枝刚抽嫩芽 。
“两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现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 。
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 。
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态优美,自然 成行 。
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 。
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首 句还有声音的描写,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
诗的下联也由对仗句构成 。
上句写凭窗远眺西山雪岭 。
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积聚了“千秋雪” 。
而雪山在天气不好时见不到,只有空气清澄的晴日,它才清晰 可见 。
用一“含”字,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近在目前 。
观赏到如此难得见到的美景,诗人心情的舒畅不言而喻 。
下句再写向门外一瞥,可以见到停泊 在江岸边的船只 。
江船本是常见的,但“万里船”三字却意味深长 。
因为它们来自“东吴” 。
当人们想到这些船只行将开行,沿岷江、穿三峡,直达长江下游时,就 会觉得很不平常 。
因为多年战乱,水陆交通为兵戈阻绝,船只是不能畅行万里的 。
而战乱平定,交通恢复,才看到来自东吴的船只,诗人也可“青春作伴好还乡” 了,怎不叫人喜上心头呢?“万里船”与“千秋雪”相对,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 。
诗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次何等开阔!这首绝句一句一景,但又融而为一,其中起联结作用的正是诗人内心的心绪 。
表面上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
杜甫的《绝句两首》(其二)的赏析绝句二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 。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 夺的魅力 。
你看,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象燃烧着一团旺火,多么绮 靡,多么灿烂!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 。
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 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 。
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 。
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下去,笔路陡转,慨而叹之“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 。
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 。
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 。
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
这个“燃”字一字多用,虽然只是一个形容词,却表达了两种状态首先是颜色欲燃,这是与前面“青”相对而言,写了山的青自然就要写花的红艳并且这个季节花都能红艳的要燃了,那自然就有隐藏的“山青翠欲滴”的意象其次是指开放的状态,那种完全盛开在空气中摇摆的招耀,大片大片红艳怒放的花朵,多么的夺人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