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专业实习报告怎么写?( 五 )


裂缝的原因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 , 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 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 , 以及结构不合理 , 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 , 模板变形 , 基础不均匀沉降等 。
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 , 内部温度不断上升 , 在表面引起拉应力 。
后期在降温过程中 , 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上的约束 , 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 。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 。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 , 即会出现裂缝 。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 , 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 。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 , 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 , 也往往导致裂缝 。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 , 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1/10左右 , 短期加荷时的极限拉伸变形只有(0 。6~1 。0)104 ,  长期加荷时的极限位伸变形也只有(1 。2~2 。0)104 。由于原材料不均匀 , 水灰比不稳定 , 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 , 在同一块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又是不均匀的 , 存在着许多抗拉能力很低 , 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 。在钢筋混凝土中 , 拉应力主要是由钢筋承担 , 混凝土只是承受压应力 。
在素混凝土内或钢筋混凝上的边缘部位如果结构内出现了拉应力 , 则须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担 。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 。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 , 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 。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它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 , 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
温度应力的分析根据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早期:自浇筑混凝土开始至水泥放热基本结束 , 一般约30天 。这个阶段的两个特征 , 一是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热 , 二是混凝上弹性模量的急剧变化 。由于弹性模量的变化 , 这一时期在混凝土内形成残余应力 。
(2中期:自水泥放热作用基本结束时起至混凝土冷却到稳定温度时止 , 这个时期中 , 温度应力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冷却及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 , 这些应力与早期形成的残余应力相叠加 , 在此期间混凝上的弹性模量变化不大 。
(3晚期:混凝土完全冷却以后的运转时期 。温度应力主要是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 , 这些应力与前两种的残余应力相迭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