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轼被贬前的诗词及资料( 五 )


下片的描写和议论 , 豪纵酣畅 , 气势磅礴 , 词中出没风涛的白头翁形象 , 犹如百川汇海 , 含蓄地点明全篇主旨 , 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 。
全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 , 既描写了浩阔雄壮、水天一色的自然风光 , 又其中贯注了一种坦荡旷达的浩然之气 , 展现出词人身处逆境却泰然处之、大气凛然的精神风貌 , 充分体现了苏词雄奇奔放的特色 。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苏轼 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最善 。
公曰:此诗最奇丽 , 然非听琴 , 乃听琵琶也 。
余深然之 。
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 , 乞为歌词 。
余久不作 , 特取退之词 , 稍加隐括 , 使就声律 , 以遗之云 。
昵昵儿女语 , 灯火夜微明 。
恩怨尔汝来去 , 弹指泪和声 。
忽变轩昂勇士 , 一鼓填然作气 , 千里不留行 。
回首暮云远 , 飞絮搅青冥 。
众禽里 , 真彩凤 , 独不鸣 。
跻攀寸步千险 , 一落百寻轻 。
烦子指间风雨 , 置我肠中冰炭 , 起坐不能平 。
推手从归去 , 无泪与君倾 。
苏轼词作鉴赏 此词是根据唐朝诗人韩愈(字退之)写音乐的名作《听颖师弹琴》改写的 , 大约作于苏轼元佑年(1087)京师任翰林学士、知制诰时 。
词的写作过程是对韩诗“稍加隐括 , 使就声律” , 也即按照词牌的格式和声律来“矫制”韩诗 , 一则增添新内容 , 二则减去原作中的部分诗句 , 三则利用原诗句稍加变化 , 以创新意 。
苏词从开头到下片的“一落百寻轻”均写音乐 , 写音乐的部分比韩诗增加了十个字 , 占了全词百分之七十多的篇幅 , 使得整个作品更为集中、凝练、主次分明 , 同时又保留了韩诗的妙趣和神韵 。
词先写乐声初发 , 仿佛静夜微弱的灯光下 , 一对青年男女亲昵地切切私语 , 谈受说恨 , 卿卿我我 , 往复不已 。
“弹指泪和声”倒点一句 , 见出弹奏开始 , 音调既轻柔、细碎而又哀怨、低抑“ 。
”忽变“三句 , 写曲调由低抑到高昂 , 犹如气宇轩昂的勇士 , 镇然骤响的鼓声中 , 跃马驰骋 , 不可阻挡 。
”回首“两句 , 以景物形容声情 , 把音乐形象化为远天的暮云 , 高空的飞絮 , 极尽...
关于苏轼被贬前的诗词及资料

求苏轼被贬后的所有诗词 。
苏轼被贬以后的诗词: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① 缺月挂疏桐 , 漏断人初静② 。
时见幽人独往来③ , 缥缈孤鸿影 。
惊起却回 头 , 有恨无人省④ 。
拣尽寒枝不肯栖 , 寂寞沙洲冷⑤ 。
〔注〕①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 , 于元丰三年 (1080)二月到达 , 初寓居定慧院 , 五月迁临皋亭 。
本词当作于这期间 。
定慧院: 一作“定惠院” , 在黄冈东南 。
②漏断:指夜深 。
古代用壶滴漏计算时刻 。
③幽人:兼有幽居之人与幽囚之人的意思 。
此当为苏轼自指 。
④省:觉察、 理解 。
⑤宋黄庭坚《跋东坡乐府》评本词云:“语意高妙 , 似非吃烟火食人 语 , 非胸中有万卷书 , 笔下无一点尘俗气 , 孰能至此?”词中表现作者寂寞孤 高的心情 。
或以为隐射刺时之作 , 如清张惠方言《词选》载:“鲖阳居士云: 缺月 , 刺微明也 。
漏断 , 暗时也 。
幽人 , 不得志也 。
独往来 , 无助也 。
惊鸿 ,  贤人不安也 。
回头 , 爱君不忘也 。
无人省 , 君不察也 , ‘拣尽寒枝不肯栖’ ,  不偷安于高位也 。
‘寂寞沙洲冷’ , 非所安也 。
”按这是清常州词派所谓“作 者未必然 , 读者何必不然”(谭献《复堂词话》)读词方法的先导 。
其体会发 挥 , 已超出原作本意了 。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① 似花还似非花② , 也无人惜从教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