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悠”字的诗句有哪些( 六 )


如苏武的“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
”特别是“唯有两 习习清风生”一句,文人尤爱引用,梅尧臣“亦欲清风生两,以教吹去月轮旁 。
”卢仝的号玉川子,也因而为人们津津乐道 。
陈继儒“山中日月试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 。
” 《七碗茶诗》在描绘饮茶好处之时,同时对帝王们凭借显赫权势为所欲为的骄横也作了巧妙的讽刺:“天子欲尝阳羡茶,百草不放先开花”,既把贡茶采制的季节(在百花开放之前采摘)烘托显示出来,又把帝王凌驾一切的嚣张之势暗示出来 。
2齐已的《咏茶十二韵》是一首优美五言排律 。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 。
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
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 。
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 。
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 。
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 。
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 。
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 。
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 。
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 。
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 。
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齐己名德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沩山同庆寺,复栖衡岳东林,自号衡岳沙门 。
这首五言排律的茶诗共有十二联 。
前二联首先介绍了百草之灵的茶所具有的品性,后十联分别描绘了茶的生长、采摘、入贡、功效、烹煮、寄赠等一系列茶事,语言上的对仗堪称一绝,除首尾二联外,每联上下两句都对仗工整,极显语言的优美整饬 。
3唐朝诗人元稹的宝塔诗《一字至七字茶诗》 茶 。
香叶、嫩芽 。
慕诗客、爱僧家 。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
这是一道饶有趣味的诗,在描写上,有动人的芬芳:香叶,有楚楚的形态:嫩芽,曲尘花,还有生动的色彩:“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
铫煎黄蕊色”;饮茶之时,应是夜后陪明月,晨前对朝霞,真是如神仙般的生活,可谓“睡起有茶饴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痴绝翁》);而茶可洗尽古今人不倦,又是何等的妙用啊 。
4关于采茶的,我们来看唐朝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节选): 山僧后檐茶数从,春来映竹抽新茸 。
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 。
暮春时节的清晨,那时山上晨气清稀,露香犹在,在山寺后的绿茶丛中采摘形如鹰嘴的嫩芽,让人感受到的是幻术般的露的芬芳和风雅发生 。
煮茶、煎茶需要洁净的茶具,5“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唐·陆士修《五言月夜啜茶联句》),6“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唐·徐夤《茶盏》); 讲究用轻清之水煎茶,用泉水、江水,甚至用松上雪、梅花蕊上雪,清高鹗在《茶》中就曾写道:7“瓦铫煮春雪,淡香生古瓷 。
晴窗分乳后(分乳即泡茶),寒夜客来时”;更需水沸适度: 8“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唐·皮日休《煮茶》),因此煮茶的过程是别具情趣的,其中宋代苏轼的那首9《汲江煎茶》,刻画情景细致入微,又兼传神写意,颇有独到处: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这样一幅画面:一个凄冷的夜晚,诗人独自到江边汲水,江畔寂寥无人,正是“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景象 。
踩在钓石上,用瓢舀水,...
请问有关枫叶的诗词 绮罗香 红叶年代:【宋】 作者:【张炎】 体裁:【词】万里飞霜,千林落木,寒艳不招春妒 。
枫冷吴江,独客又吟愁句 。
正船舣、流水孤村,似花绕、斜阳归路 。
甚荒沟、一片凄凉,载情不去载愁去 。
长安谁问倦旅 。
羞见衰颜借酒,飘零如许 。
谩倚新妆,不入洛阳花谱 。
为回风、起舞尊前,尽化作、断霞千缕 。
记阴阴、绿遍江南,夜窗听暗雨 。
绮罗香 红叶年代:【宋】 作者:【王沂孙】 体裁:【词】玉杵馀丹,金刀剩彩,重染吴江孤树 。
几点朱铅,几度怨啼秋暮 。
惊旧梦、绿鬓轻凋,诉新恨、绛唇微注 。
最堪怜,同拂新霜,绣蓉一镜晚妆妒 。
千林摇落渐少,何事西风老色,争妍如许 。
二月残花,空误小车山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