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诗歌鉴赏的技巧有哪些( 二 )


第六 , 还要了解名家的语言特点 。
如陶渊明朴素自然、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明白晓畅、李白豪迈飘逸、王昌龄雄健高昂、杜牧清健俊爽、王维诗画一体、温庭筠绮丽香艳、高适悲壮苍凉、李清照婉约凄清、陆游雄浑悲壮等 。
总之 , 赏析古诗词时 , 既要从整体把握 , 又要从局部入手;既要抓住主题 , 又要关照形式;既要掌握诗内 , 又要了解诗外 。这样才能得心应手 , 达到最佳效果 。
初三语文诗词鉴赏大全,要问题和答案,谢谢~你好 , 我来为你解答: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 夜泊秦淮近酒家 。
商女不知亡国恨 , 隔江犹唱后庭花 。
浣溪沙【宋】晏殊一向年光有限身 ,  等闲离别易销魂 。
酒筵歌席莫辞频 。
满目山河空念远 , 落花风雨更伤春 。
不如怜取眼前人 。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 , 赚得②行人空喜欢 。
正入万山圈子里 , 一山放过一山拦 。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沉醉不知归路 , 兴尽晚回舟 , 误入藕花深处 。
争渡 , 争渡 , 惊起一滩鸥鹭 。
《观书有感》(其一)朝代:南宋 诗人: 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 ,  天光云影共徘徊 。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
《观书有感》 (其二)朝代:南宋 诗人:朱熹昨夜江边春水生 ,  艨艟巨舰一毛轻 。
向来枉费推移力 ,  此日中流自在行 。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的技巧有哪些

初三语文古诗词中考题1.表达了诗人因看到春雨和她带来的大地的生机而流露出的惊喜之情 。
2.诗歌第2节描绘了诗人因为年纪越来越大而日渐苍老的情形 。
这样写突出了春雨对于自己甚至有返老还童的作用 , 同时也是和下文的“精力”作对比 。
3.因为春雨给这个世界带来了非凡的生命力 , 看到这个世界充满生机 , 诗人也产生了无穷的“精力” 。
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 。
(意对即可)
语文高手进,出一道高中诗词鉴赏题 我不了解你是老师还是学生.但我还是全力找了到不错的题.5分是少了点..辛苦啊.. 海棠 惜牡丹花苏轼 白居易 东风袅袅泛崇光 , 香雾空蒙月转廊 。
惆怅阶前红牡丹 , 晚来唯有两枝残 。
只恐夜深花睡去 , 故烧高烛照红妆 。
明朝风起应吹尽 , 夜惜衰红把火看. Q1:海棠前两句描写海棠的哪些特点?后两句抒情用什么手法?Q2:苏轼的与白居易的都是夜里赏花.为何两者抒发情感不一?解析: 苏轼:只恐夜深花睡去 , 故烧高烛照红妆”被誉为“造语之奇 , 构思之巧” , “奇”在古人常常以人喻花 , 而作者却以花喻人且兼用移情手法 。
在诗人的想象里 , 海棠花也和人一样 , 会在深夜睡去 , 因此 , 特地点燃高烛 , 使海棠打起精神 , 真是痴语 。
同时 , 也化用了李商隐的“客散酒醒深夜后 , 更持红烛照残酒”(《花下醉》)却又无斧凿之迹 。
故这首绝句流传千古 。
这首绝句写于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 , 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期间 。
前两句写环境 , 后两句写爱花心事 。
题为“海棠” , 而起笔却对海棠不做描绘 , 这是一处曲笔 。
“东风袅袅”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 , 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之句 。
“崇光”是指正在增长的春光 , 着一“泛”字 , 活写出春意的暖融 , 这为海棠的盛开造势 。
次句侧写海棠 , “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 , 沁人心脾 。
“月转廊” , 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 , 照不到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 , 人无寐 , 当然你也可从中读出一层隐喻:处江湖之僻远 , 不遇君王恩宠 。
“只恐夜深花睡去” , 这一句写得痴绝 , 是全诗的关键句 。
此句转折一笔 , 写赏花者的心态 。
当月华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时 , 诗人顿生满心怜意:海棠如此芳华灿烂 , 怎忍心让她独自栖身于昏昧幽暗之中呢?这蓄积了一季的努力而悄然盛放的花儿 , 居然无人欣赏 , 岂不让她太伤心失望了吗?夜阑人静 , 孤寂满怀的我 , 自然无法成眠;花儿孤寂、冷清得想睡去 , 那我如何独自打发这漫漫长夜?不成 , 能够倾听花开的声音的 , 只有我;能够陪我永夜心灵散步的 , 只有这寂寞的海棠!一个“恐”写出了我不堪孤独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担忧、惊怯之情 , 也暗藏了我欲与花共度良宵的执著 。